资讯详情

冬三月的调摄

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2012-10-25

  冬季三个月,起于立冬,经过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止于立春前一天,是国人很重视的养生时令。现恰逢隆冬季节,特撷取《素问》和《内景经》中的段落以飨读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奇,此冬季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这是说,在冬三月时令,草木凋零,水寒成冰,大地龟裂,许多动物已入穴冬眠,不见阳气。人在这时也应顺从天地都处于闭藏状态,不要扰动阳气,应早睡晚起,以等待日光,去寒就温。在精神上,使神志深藏于内,安静自若,像有个人的隐秘,严守而不外泄;又好象获得了自己渴求的东西,非常珍惜它,把它很好地藏起来一样。适宜住在缜密的房间里,温暖衣衾,去躲避严寒,保持自己身体的温暖。但是要注意不能让皮肤过度温暖而使之疏泄出汗,从而损伤其体内的阳气。一定要忌房事。

  不要去顶冒触犯寒风,老年人尤其要注意,恐怕寒邪引起感冒,引起咳嗽逆气,麻痹昏眩等病。冬季阳气在内,阴气在外,老年人多有上热下冷的毛病,不适宜洗澡沐发。阳气此时于内处于蕴藏的状态,如果用汤火去逼,必然出大汗。高年骨疏肉薄,容易被外感触动,引起外疾,不要过早出门,以免被霜雪所犯。

  这就是着重于「冬藏」机理的养生之道,是应该遵守的。假若违背了这种养生原则,就会损伤肾气,在春天到来时就会产生一种手脚软弱的痿厥病,这样就会使春季里人体本来应该蓬勃生长的生机大大下降,或产生许多疾病。所谓「冬不藏精,春必病瘟」,这就是在冬季里养生不当的缘故。

  此外,在冬季还要恰如其分地掌握冷热。适宜冷到极点才加棉衣,应逐渐加厚,不应一次就加很多,加到刚好不冷就行了。《书》说:冬天里,如果忽然感到很热,不要免强忍受,否则到春生时会导致时令性疾病(温病)。也不要常常烤火,用大火取暖,尤其使人受损伤。手足都直接与心相连,不要用火烤手,会引火入心,使人烦躁。调理饮食,不可多吃烧烤炙煿肉面馄饨之类的食物。性冷的药治不了热极的病,性热的药也治不了冷极的病。这是因为水导致湿,火导致燥的缘故。

资讯推荐

最新预防甲型N1N1流感...

  中医药学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防治时行感冒的经验。在梳理文献、总结名老中医和前期中医药防治甲型H1N...

有损肝脏健康的十三种习惯

  1.吃荤食后立即饮茶  一些人吃完、鱼等高蛋白、高脂肪的荤食后,为去油腻,习惯立即喝茶,有些...

健康讯息:卫生筷不卫生

  —次性筷子又称「卫生筷」、「方便筷」,是人类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服务发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曾被视为一种文明...

冬三月的调摄

  冬季三个月,起于立冬,经过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止于立春前一天,是国人很重视的养生时令。现恰逢隆冬...

全球十大「垃圾」食物

  全球十大「垃圾」食物  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全球十大「垃圾」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