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预防与治疗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2012-10-25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发生在视网膜裂孔行成的基础上,液化的玻璃体经裂孔进入视网膜感觉层与色素上皮层之间,形成视网膜脱离。多见于老年人、高度近视和眼外伤后。无晶体眼、人工晶体眼、一眼有视网膜脱离或有家族史,也是高危险因素。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初发时有飞蚊症或眼前漂浮物,某一方位有闪光感。如果裂孔位于黄斑区,视力会明显减退。当视网膜脱离发生后,眼前会有黑影遮挡并逐渐增多。
视网膜脱离后,视力会急剧下降,如不及时复位,视网膜将发生萎缩及变性,视网膜脱离时间长的患者,即使经过手术成功地使视网膜解剖复位,功能仍难以好转,造成永久失明。久不复位的视网脱离,可并发虹膜睫状体炎、瞳孔闭锁、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甚至眼球萎缩。
当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发生后,应及时手术治疗,原则是手术封闭裂孔。术前根据视网膜脱离的情况,选择巩膜外垫压术、巩膜外环扎术,复杂病例选择玻璃体手术、气体或硅油玻璃体腔内充填等手术,使视网膜复位。
大约90%以上的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可手术成功,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和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等成功率较低。视力的恢复取决于黄斑脱离与否及脱离时间的长短。黄斑未脱离或脱离时间短暂者,其视力预后良好,否则即使视网膜完全复位,黄斑功能也多不能恢复,因此,应及早进行手术治疗。一眼视网膜脱离,应常规散瞳检查对侧眼,以便防治,如有格子状变性或裂孔,可做预防性光凝。
特别提醒大家,当飞蚊症、眼前漂浮物或闪光感出现时,应立即到医院检查,及时发现裂孔,行眼底激光防止视网膜脱离。
白内障常识
晶状体混浊称为白内障。老化、遗传、代谢异常、外伤、辐射、中毒和局部营养不良等可引起晶状体囊膜损伤,使其渗透...
感染科6例恙虫病病例报道
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叮咬部位的焦痂或溃...
怎样提早发现近视的发生
眼在不使用调节作用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在视网膜前形成焦点,然后到视网膜上呈分散而又模糊的光圈...
近视眼可以预测和控制发展...
儿童眼屈光状态的发育是有一定规律的,其正常屈光状态的发展是沿着从远视到正视的方向变化的。如果此阶段用眼环境...
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治疗
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要因人而宜,实行个体化治疗。 首先对其疾病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