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不可擅自停药
温州康宁医院 2012-10-23
高血压患者存在内皮功能损害,且严重程度与高血压危险分层呈正相关。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管内皮的功能与结构最先受到损坏,是高血压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降低血压可以提高内皮功能即降压药物具有抗内皮功能损害的机制,它们可以改善内皮源性的舒张作用。有些患者血压很高却没有症状;相反,有些患者血压仅轻度升高,症状却很明显。这是每个人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不同,加上脏器官损害程度有时候与血压高低也不一定完全平行。因此,凭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往往是错误的,也容易延误治疗。正确的做法是定期主动测量血压,每周至少测量两次。
有的患者在应用降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降至正常,即自行停药;结果不长时间后血压又升高,还要再使用药物降压,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由于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将会引起心、脑、肾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正确的服用方法是服药后出现血压下降,可采用维持量,继续服药;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将药物进行调整,而不应断然停药。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在清晨醒后变化最大,可以在数分钟之内上升2-5Kpa,中午过后,血压会自行下降上。这种血压变化规律致使患者容易在早晨和夜间发生脑中风(早晨容易发生脑出血,而夜间则容易发生脑缺血上)。传统的每日3次的服药方法没有考虑患者的血压变化规律,仅一味地考虑降低血压,结果使清晨时的血压控制不理想,而下午和夜间常使血压偏低,新的服药方法每天清晨醒后服药可以有效地防止清晨醒后的血压剧烈变化,使血压处于比较平衡状态,因此效果较好。
一些高血压患者希望血压降得越快越好,这种认识欠妥。因为血压降得过快或过低会使患者感到头晕、乏力,还可诱发脑血栓形成发生脑血管破裂等危险状况。60岁以上的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随着年龄增长、各脏器功能逐步减退而引起ADR,为此偏高些的血压有利于心、脑、肾等脏器的血液供应。如果不顾及患者的年龄、脏器的功能情况,将血压短期内降至较低水平上,势必引起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出现较严重的后果,所以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人,不可过度降低血压。
高血压的病因较多,因此,治疗也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否则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正确的做法是除选择的药物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饮食宜少盐清淡,适当参加文体活动,避免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肥胖者应减轻体质量等。
高血压不仅是血流动力学异常性疾病,更是代谢紊乱性疾病。超过80%的高血压患者合并有一种或几种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糖尿病,腹式(内脏)肥胖和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脂紊乱等,即代谢综合征(MBS)。血压升高和器官损害都可使心血管疾病的危害性显著增加。高血压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脑、心、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血压控制达标是降低治疗策略的核心。从降低治疗历史发展的角度,降压治疗方案经历了序贯治疗、阶梯治疗和联合治疗的阶段。联合治疗方案则采用不同降压机制的药物以合适的剂量进行不同组合,有可能针对临床不同类型高血压的治疗需要,在血压控制、靶器官保护和代谢方面发挥协同效应。单一用药有效率即使对轻度高血压也仅为40%-50%,满意降压多需联合用药。
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坚持规律性的终身用药,不宜随意地中断用药,这对积极干预和治疗高血压,对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睥意义。
春运常识健康回家全攻略
一坐上车就睡,累了靠着车窗打个盹,这看似减少了旅途疲惫,却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 不适一:左...
胃肠动力药的合理应用
胃肠动力药是指具有调节胃肠道平滑肌动力的药物,大致可分为促进胃肠道运动药物和减弱胃肠道运动药物,后者又可称...
高血压患者不可擅自停药
高血压患者存在内皮功能损害,且严重程度与高血压危险分层呈正相关。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管内皮的功能...
精神分裂症用药的四大误区
误区一 药物万能:认为医生只要用药物就可以帮助患者解除失眠、烦恼、紧张、焦虑、抑郁等症状。殊不知,药物虽可...
漏服药物后不可随意补服
合理用药不仅要选药准确,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正确使用. 所谓正确使用,就是根据疾病需要和药品的性质, 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