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疼,真不是闹着玩的。左边右边一起发作,像有根针在往脑袋里钻。一碰枕头就炸,翻身都像打仗。中耳炎,两个耳朵全中招,整个人被按在地上摩擦。
一开始以为只是感冒后遗症!鼻塞 流黄鼻涕,耳朵闷,像是塞了棉花.说话自己听自己声音变大,像在桶里讲话。没当回事,结果第3天夜里,左耳突然“嗡”一下,接着就是钝痛,一阵一阵的,像有人拿小锤子敲鼓膜.
第2天右耳也不甘示弱,加入战局.两边夹击,头重得抬不起来。吃饭嚼东西都疼,下咽时耳朵里像有根线扯着。去看了医生,棉签一碰外耳道,整个人差点从椅子上弹起来。医生说:“发炎挺厉害,鼓膜充血,有点膨出。”开了药,抗生素 滴耳液 还有那种吃了会犯困的抗过敏药。
滴耳液得侧着躺。左耳朝上,滴三滴,手轻轻拉耳廓,再把头歪过去,让药水自己流进去。冰凉的液体滑进耳道,先是刺,然后是胀,最后变成一种奇怪的暖。右耳也一样操作。一天三次,雷打不动。有时候滴完翻个身,药水流出来,顺着脖子往下淌,枕头湿一块,黏糊糊的。
吃药那几天,嘴巴发苦。抗生素伤胃,饭前不敢吃,饭后吃又怕影响吸收。干脆掰成两半,一边吃饭一边盯着手机倒计时。药片吞下去,喉咙干,得灌一大杯水。晚上睡觉前最难受,炎症没退,耳朵像被堵死,脑子里嗡嗡响,睡不沉。半夜醒来,感觉耳朵在跳,跟心跳同步.
家里人说小时候常得这病.我记起来了,小学有次发烧到39度,耳朵流脓,枕头上有黄褐色的印。那时候不懂,只知道疼得哭,大人给塞了块布在耳边,说是防感染。现在想想,真是硬扛过来的。这次复发,可能是老毛病找上门.抵抗力差的时候,它就冒头。
擤鼻涕都不敢太用力.医生特意叮嘱:别捏着两边鼻子一起擤,压力会冲进耳咽管,加重中耳负担。只能一个鼻孔一个鼻孔地慢慢来,像在拆炸弹,小心翼翼。可鼻涕多啊,擦完又流,流完又擦,纸巾堆成小山.
有一回洗澡,水不小心进左耳,瞬间剧痛。像电流穿过太阳穴,眼前发黑。赶紧用吹风机低温档远远地吹,耳朵对着墙,不敢贴太近。后来学乖了,洗澡塞棉花,外面包层保鲜膜,搞得像个怪人。
好一点的时候,耳朵不疼了,但还是闷......听声音隔着层纱,地铁报站听不清,别人说话要重复两遍.朋友约饭,坐对面聊天,总点头假装听懂,其实漏了一半。打电话时声音忽大忽小,对方以为信号不好,其实是我的耳朵在罢工。
恢复期特别磨人。药停了也不敢松懈.早起第1件事摸耳朵,看有没有肿,有没有分泌物。天气一变,耳朵就敏感。降温那天,左耳又隐隐作痛,吓得赶紧翻出药瓶,犹豫要不要继续滴。后来发现是戴帽子压到了,虚惊一场......
饮食也得注意。辣的少吃,油炸的戒了。火锅想都不敢想,怕一热,耳朵又充血。连咖啡都减量,怕刺激神经,让耳鸣加重。喝水倒是勤快,一天八杯,逼自己排代谢!
最烦的是不能坐飞机。之前订了票,结果耳朵还没通气,医生摇头!耳压变化大,万一鼓膜穿孔,麻烦更大。退票心疼钱,但身体更金贵.只能改高铁,慢点就慢点吧。
中间有两天以为好了。能跑步,能听音乐,耳机戴上,音质清晰。结果第3天早上,右耳又开始发闷。一照镜子,外耳道有点红。立马重新滴药,不敢赌。反复就是这样,你以为结束了,它又杀个回马枪.
现在终于稳定了。耳朵不疼,听力慢慢回来。但不敢掉以轻心。空调房待久了,耳朵还是会紧。换季时特别警惕,一感冒就盯住耳朵动静。
这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疼起来要命,治起来又慢。拖拖**一个月,才算消停。以前不知道耳朵这么娇气,现在懂了,它也是需要照顾的。
有时候觉得,身体就像一辆旧车,零件陆续出问题。年轻时不觉得,一过三十,小毛病接二连三。中耳炎只是其中之一。可能以后还会有别的,鼻炎 咽喉 颈椎……一个个排队来。
但也没法躲。该治就治,该忍就忍。药按时吃,耳朵小心护。生活还得继续,地铁照样挤,工作照常做。只是耳朵提醒我:别太拼,累了就得歇.
最近一次复查,医生说鼓膜基本恢复正常。我点点头,没多问。心里清楚,只要免疫力一低,它可能还会回来!不指望彻底告别,只希望间隔长一点,发作轻一点。
走出诊室,阳光晃眼.风吹过来,耳朵有点凉.我下意识用手挡了一下,又放下。算了,让它吹吧。
看了上面说的这些,你该明白了吧? 少抽点烟,尽量别抽。 酒也少喝点。 多吃蔬菜和水果。 身体才能扛得住病。 还有啊,别动不动就生气。 气出毛病来,不值当! 照顾好自个儿,才是正经事。
2025-10-31 12:0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