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三点,喉咙像被砂纸磨过。咳一下,胸口就跟着震,疼得人想蜷成一团.月子里第5天,孩子在旁边哼哼唧唧,我连坐起来的力气都没有。喂完奶,手抖得杯子都拿不稳。水喝下去,咽那一下,火辣辣的。
说是急性咽炎。医生来家里看过,听诊器冰凉地贴在背上,说肺还好,就是扁桃体肿得厉害。没敢开太多药。哺乳期,能不用抗生素尽量不用。可不用吧,烧一直退不干净,忽上忽下,体温计甩一甩,三十七度八,三十八度二,再量又三十七度五。额头烫,脚却冷得像冰块。
厨房里熬着梨水,加了点姜片和冰糖。婆婆说老法子管用。可喝了一碗,喉咙还是干得发紧。说话声音像从破风箱里挤出来,孩子一哭,我就心慌。怕传染给他。口罩戴了三天,耳朵勒出红印,呼吸都是湿热的。摘下来那一秒,空气冲进鼻腔,反而更疼。
有次夜里高烧,浑身发抖,盖两床被子还是冷。孩子饿了,抱起来喂,手抖得奶瓶差点掉床上。眼泪突然就下来了。不是因为疼,是觉得没人懂这种累——身上像灌了铅,脑子像蒙了雾,还得打起精神哄娃笑。
白天稍微清醒点,刷手机查“月子 咽炎 能吃什么”。一堆说法,有的说忌口要严,有的说清淡就行。最后自己琢磨:白粥 蒸蛋 煮烂的面条。青菜不敢多吃,怕寒。水果只敢吃苹果,蒸熟了压成泥。梨水继续喝,但姜放少了,怕上火。
邻居大姐来看过一次,带了瓶蜂蜜。说消炎.可哺乳期能不能吃?查半天也没个准话。最后挖了一小勺,混在温水里,抿两口就不敢再喝。怕万一有问题,责任全在自己。
最难受的是不能大声说话。宝宝闹,只能轻轻拍,轻声哄!有时急了想吼一句,刚张嘴,喉咙就像撕裂一样。只好憋着,胸口闷得慌。老公倒还勤快,换尿布 冲奶粉 热饭,样样都做。可他不懂那种疼——不是要人伺候,是希望有人能替你说那句话:“她真的很难受。”
第七天,烧总算退了点。太阳照进来,落在婴儿车上的时候,忽然觉得活过来了。喉咙还是疼,但能咽下去温水了。开始试着下地走两步。腿软,扶着墙,一步一挪。走到阳台,晾衣服的手抬不高,肩膀僵得像生锈的门轴。
第八天,痰多了起来。黄稠,咳得脸通红。镜子一照,眼圈乌青,嘴唇干裂。指甲盖上全是竖纹。这身子,真是被掏空了。以前觉得坐月子是休息,现在知道,是场硬仗。病一场,像又被生了一回。
有天早上醒来,发现枕头湿了一片。不是汗,是口水。睡着的时候无意识流的。尴尬又心酸。连控制唾液的劲儿都没了。刷牙都不敢用力,牙龈出血,混着喉咙的痛,嘴里总有股铁锈味。
第九天,开始出汗......一阵一阵的,后背湿透。不敢吹风,门窗关得严实。可屋里闷,孩子热得直蹬腿。电扇也不敢开。婆婆拿了把蒲扇,坐在旁边慢慢摇。扇着扇着,我竟睡着了。梦里在吃火锅,辣得满头大汗,醒来却发现真在冒汗,虚得不行.
第十天,喉咙终于松了一点。能发出正常声音了。跟孩子说话,他突然咧嘴笑了.那一刻,比退烧还让人踏实。好像世界重新接上了线。
后来想想,月子里生病,最怕的不是疼,是孤立.不能出门,不能见人,药不敢乱吃,话不敢多讲。所有反应都得自己扛。孩子一哭,第1反应不是“我难受”,而是“他是不是饿了”“是不是尿了”。自我,一点点被磨没。
康复的过程很慢。一天好一点,两天又反复。有时候以为好了,吃口热饭,喉咙立马抗议。只能回到白粥模式。身体像一台老旧机器,零件松动,运转迟缓。洗个头,吹风机开了十分钟,就头晕眼花,靠在墙上喘气。
第十四天,终于能出门晒太阳了。裹得严严的,帽子口罩全副武装。楼下小区花园,老人遛狗,小孩追跑。阳光照在脸上,暖得想哭。站了五分钟,就得回去。但那五分钟,像是从地底下爬出来,重新看见天光.
现在回想,那场咽炎,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劫。它不管你是产妇还是病人,只管往最脆弱的地方下手。而你能做的,就是在疼和累之间,一点点挪,一口水一口饭地撑。没有奇迹,只有时间。
有时候,病好了,人才明白:原来那时候,已经拼尽全力了......
看完这篇文章,希望你能对疾病治疗有更多了解。祝你轻松健康,心情好,工作顺,生活美满。别太累,注意休息。健康小贴士:吃饭慢一点,细嚼慢咽,肠胃会更舒服。
2025-10-27 15:4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