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这名字一出来,空气好像都沉了一截。不是吓人,是真能要命。拉肚子谁没经历过?可这不是普通拉肚子,是一天几十次,水样便像米汤,哗啦啦往下淌,人站都站不稳,眼窝塌下去,皮肤一抓就起褶,脱水快得像晒干的泥巴。
这时候,隔离就得上。不是关起来那么简单。是严!密!隔!离!
什么叫严密?就是门关死,窗户封好,进出的人穿得像从科幻片里走出来的——白大褂 手套、口罩、护目镜,全副武装......进去之前喷一遍,出来再喷一遍。用过的东西,不管是针头 纱布还是病号用过的碗筷,一律烧掉或者泡进消毒水里,泡到彻底没活气为止。地板一天擦三遍,空气中飘着一股刺鼻的氯味儿,闻多了脑袋嗡嗡响,但没办法,这就是规矩。
为什么这么狠?因为霍乱弧菌太狡猾。它藏在粪便里,一不小心沾上手,摸了嘴,吃进肚,几个小时就开始闹腾。更可怕的是,有些人自己没症状,却能把病菌传出去!饭前不洗手,一口凉拌菜下去,整桌人都可能中招。一个村子,几天就能倒下一片。
,病人一确诊,立刻抬走。不是送去普通病房,是单独一间房,门口挂红牌,写着“严禁入内”。家属想探视?不行。递个水杯都不行。隔着玻璃看一眼,还得戴口罩,保持两米远。亲情重要,可命更重要。你心疼,病毒更狠.
护士查房,动作利索。测体温、量血压、抽血,全都速战速决。话不多说,眼神专注。她们知道,每一秒接触都是风险......脱衣服的时候最小心,先脱手套,再摘护目罩,最后扯下口罩——顺序错一步,可能就把自己搭进去了。洗完手还得再洗一遍,指甲缝里都要搓干净。
有时候,病人撑不住,半夜喊救命。值班的医生冲进去,心跳加速,手心出汗。输液管插上,补液一瓶接一瓶地挂。盐水、葡萄糖、钾离子,全靠这些吊命。可补得再快,也赶不上拉得快。有人几小时内血压就掉了下来,四肢冰凉,嘴唇发紫。抢救无效,就这么走了。
这种时候,没人哭出声。不是不难过,是知道哭没用。活着的还得继续干。尸体得马上处理,裹紧了,贴上标签,直接送走。房间重新消毒,喷雾机嗡嗡响,白茫茫一片,像下了一场毒雾雪。
村里要是爆发,那就更麻烦。水井得封,家家户户发漂白粉。喝的水煮开,煮够十分钟。生吃的菜一律禁,瓜果削皮也不行,谁知道皮上有没有沾到脏东西。小孩**玩泥巴,现在连院子都不能出.大人蹲在门口抽烟,眉头拧成疙瘩,嘴里嘀咕:“咋就摊上了呢......”
也有不服管的。觉得自己身体好,扛得住,偷偷溜出院子,去小卖部买烟。结果第2天,隔壁老李也开始拉肚子。接着是老李媳妇,再后来是他们六岁的孙子。链条一旦断开,病毒就像野火,顺着人传人,越烧越旺。
这时候,防控的人急了。喇叭整天喊:“别出门!别聚堆!洗手!洗手!”村干部挨家敲门,登记体温,发现发烧腹泻的,二话不说,抬上车拉走。有人骂,有人闹,说侵犯自由。可自由?命都没了,还谈什么自由!
也有奇迹。一个老太太,瘦得只剩一把骨头,送进来时已经神志不清。医生拼了命地补液,加抗生素,三天三夜没合眼.第4天早上,她睁开了眼,第1句话是:“我想喝粥。”护士当场哭了。不是因为感动,是因为终于看到一个人从鬼门关爬回来了。
但这不代表能松劲。一个病例清零,不代表危险解除。得连续两周没有新增,环境样本检测全阴性,才能慢慢降级。从严密隔离,到一般隔离,再到观察期,每一步都得踩稳了.不然前功尽弃。
其实说到底,霍乱不怕治,怕的是防不住。疫苗有,但不普及。干净水有,但有些地方还没通上。厕所还是旱厕,雨水一冲,粪水混进河里,下游的人照常洗衣做饭。这种循环不断,病就永远杀不绝。
你看,严密隔离不只是关个门的事!它是整个系统在动:医疗 卫生、宣传、管理,哪一个环节松了螺丝,都可能崩盘。一个人病了,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是一村人、一镇人,甚至更多人的事。
有人问,这样隔离会不会太狠?我只能说,你不狠,病毒比你更狠.它不讲道理,不看身份,谁碰上谁倒霉。你能做的,就是提前防,出了事,就得铁腕上。
当然,也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做到这么严。资源有限,人力不够,条件跟不上。有的诊所连口罩都缺,更别说防护服了.这时候,只能靠土办法:石灰撒地,开水烫碗,门板当担架,村民轮流守路口.能挡一分是一分.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前几天听说的事。一个偏远寨子,发现病例后,全村自发封路,拿木头和石头堵住进村的口子。外人不让进,自己人也不让出.每天只留一个人戴着手套去取政府送来的米和药。坚持了十天,疫情控制住了。
没有口号,没有表彰,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扛过去了!
啊,严密隔离,不只是技术活,更是人心的考验。怕不怕?当然怕!可怕归怕,该上的还得上。人活着,总得有点底线——比如,不让身边的人倒下。
希望上面的介绍对你有帮助。祝你身体健康,精神好。天冷记得多穿衣,别感冒了。还有,别老盯着手机或电脑,眼睛也要休息哦。身体棒才是真的棒!
2025-10-20 08: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