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中叶炎,听起来有点拗口,其实说白了就是中耳那块儿的通气出了问题。正常情况下,耳朵和鼻子之间有个小管子,叫咽鼓管,负责调节压力,保持耳朵通气顺畅......但要是这个管子堵了,气进不去,中耳就容易积液,压力不平衡,耳朵就会闷闷的,听东西也不清楚,甚至还会疼.
很多人一开始可能只是感冒了,鼻塞得厉害,结果耳朵也开始不舒服。这时候很多人会以为是上火或者耳朵进水了,随便滴点药水,没太在意.但其实,这可能是阻塞性中耳炎在作怪!
这种病在小孩身上特别常见,因为他们的咽鼓管比较短 比较平,细菌或者病毒更容易从鼻子跑到耳朵里去。大人也有可能,尤其是那些鼻炎 鼻窦炎老毛病的人,一发作耳朵就跟着遭殃.
症状方面,最常见的就是耳朵闷 听力下降 耳鸣,有时候还会觉得耳朵里有水声,自己说话的声音变大了。严重的时候,耳朵会痛,甚至发烧,小孩可能会哭闹 抓耳朵 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听不清老师讲啥。
那怎么判断是不是阻塞性中耳炎呢?医生一般会用耳镜照一下,看看鼓膜是不是发红 内陷,或者有没有积液.有时候还会做个听力测试,看听力有没有下降。要是怀疑鼻咽部有问题,可能还会做个鼻咽镜,看看有没有腺样体肥大之类的......
治疗方面,主要是解决咽鼓管不通的问题。如果是感冒引起的,先让感冒好起来,鼻塞缓解了,问题可能就跟着解决了......可以用点鼻喷剂、抗过敏药,或者抗生素,如果合并细菌感染的话......有些医生也会建议做“捏鼻鼓气”的动作,就是捏住鼻子,闭上嘴,轻轻鼓气,帮助打开咽鼓管。这个动作听起来有点奇怪,但对有些人挺管用。
如果药物效果不好,或者反复发作,可能就得考虑做鼓膜置管手术了。就是在鼓膜上放个小管子,让中耳通气,积液也能排出来。别一听手术就害怕,其实这在耳鼻喉科是个小操作,恢复也快,特别是对小孩来说,能有效防止听力受损影响语言发育。
日常生活中,预防也很重要.比如感冒时要及时治疗,别让鼻塞拖太久。小孩要少感冒,注意营养和锻炼,增强抵抗力。坐飞机或者爬山的时候,耳朵不舒服可以嚼口香糖 打哈欠,帮助调节耳压.
不过,也有人耳朵闷不一定是阻塞性中耳炎。比如有些是神经性耳鸣,或者突发性耳聋,这些病的治疗方法完全不同,千万别自己乱用药,还是得找专业医生看一下。
有时候,症状轻微的可能几天自己就好了,但要是超过两周耳朵还是闷,或者听力明显下降,那就得赶紧去看。尤其是小孩,听力不好会影响说话和学习,耽误不得。
还有一点,很多人一耳朵不舒服就想着滴药水,但其实不是所有药水都适合。有些药水含有刺激性成分,鼓膜穿孔或者炎症严重的时候用了反而不好。用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阻塞性中耳炎虽然不算大病,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别让它拖成慢性,影响听力.特别是小孩,家长要多留意,别以为只是耳朵痒或者调皮捣蛋.
另外呢,有些人耳朵不舒服的时候喜欢掏耳朵,结果越掏越糟,把耳道搞破了,甚至损伤鼓膜!其实耳朵有自洁功能,大多数时候不需要掏,尤其是用棉签那种,很容易把耳垢推进去,反而造成堵塞......
最后提醒一下,如果你或者家人耳朵老是闷闷的,听不清,别拖着,尽早去医院查一查。哪怕只是普通感冒引起的,早点处理也能少受罪,别等耳朵闷得听不清了才想起来看医生。
,关于“阻塞性中耳炎”,如果你还有疑问,欢迎在线提问。祝你天天精神好,走路带风,身体一年比一年棒。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真的很关键。健康小贴士:每天开开心心,把烦恼都扔掉,身体自然更健康!
2025-10-17 20: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