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诺氏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
武警江西省消防总队医院 2012-07-05
【导读】雷诺氏病是一种遇冷或情绪刺激后,以阵发性肢端小动脉强烈收缩引起肢端缺血为特点的疾病,又称肢端血管痉挛症。发作时肢端皮肤由苍白变为青紫,而后转为潮红。下面我们请武警消防总队医院的专家为我们详细介绍雷诺氏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
武警消防总队医院的专家指出:本病属中医“手足厥冷”和“痹症”等范畴。如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对该病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有较详细的描述,认为“伤寒厥者,何以明之?厥者,冷也,甚于四逆也。经日: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谓阳气内陷,热气逆伏,而手足为之冷也”。
一、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外因是寒邪凝滞,内因是素体血虚、阳气不足,感受寒邪致营卫不和,气血运行不畅,四末失于温养,发为本病。《诸病源候论》“经脉所行,皆起于手足。虚劳则气血衰损,不得温其四肢,故四肢逆冷也”。明确指出了本病的病机为正虚气血不足,寒凝脉络,四末失养
病史:雷诺氏病好发于20~40岁的青中年女性,尤以20岁左右的青年女性最为多见。冬季易发病,常因受寒冷刺激或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而诱发。病程长,反复发作,发病时多数以双侧肢体末端出现对称性的皮肤颜色变化为主,伴肢端发凉、麻木、针刺样疼痛等。雷诺征常有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多发性大动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病史。
二、临床表现:
1、病人常因受寒或手指接触低温后发作,亦有因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而诱发者
特征:指(趾)部皮肤颜色突然变白,继而变为青紫,然后转为潮红,呈间歇性发作。以手指多见而足趾少见。发作常自小指与环指尖开始,随着病变进展逐渐扩展至整个手指甚至掌部,但拇指较少发病,伴有局部发凉、麻木、刺痛和酸胀不适或其他异常感觉
2、全身和局部温度时有降低,但桡动脉或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特征:初发时,发作时间多为数分钟至半小时左右即自行缓解。皮肤转为潮红时,常伴有烧灼刺痛感,然后转为正常色泽。若在发作时局部加温,揉擦患肢,挥动肢体等,可使发作中止。病情进展时症状加重,发作频繁,每次发作可持续一小时以上,有时需将手足浸入温水中才能中止发作。
除以上情况外,有人认为中枢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可以引发本病。另外,遗传、免疫功能失调以及先天性肢端小动脉的缺陷也可导致Raynaud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