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的防治
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 2012-11-15
登革热俗称“断骨热”或是“天狗热”,它是由登革热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通过蚊虫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播。
典型登革热临床表现:
典型的登革热症状大致可分三期:
初热期:患者大多数起病突然,体温可在24小时内升到40°C,伴畏寒、剧烈头痛、全身骨痛和肌肉关节痛、眼眶痛、眼球后痛、颜面、眼结膜常显著充血,颈及上胸皮肤潮红,显醉酒面容持续2-3天。
缓解期:患者症状减轻,体温降低至正常;此期1-2天。
出疹期:皮疹于发病后2-5天出现,初见于掌心、脚底、躯干及腹部,渐次延及颈及四肢,部分患者亦见于面部,多有痒感,压之褪色;皮疹持续3-4天,已退的体温在本期可再度出现,全身症状又随之加重,重症患者有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倾向,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未发现健康带病毒者。
传播途径:
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是伊蚊,主要为白纹伊蚊(花脚蚊、暗刺蚊),通过吸食人血进行传播。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伊蚊→叮带登革热病毒者→病毒在蚊体内复制繁殖→叮健康人→病毒随唾液进入健康人体→发病。
登革病毒可以在蚊体内大量复制、长期保存,在32℃左右时,伊蚊吸带毒血后10天即开始有传播能力,传染性最长可达174天。人被1-2只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后,即可发病。
易感人群:
一般人群普遍易感,发病年龄最小28天,**90岁。一家可同时发病。儿童最易感染,病死率高,是重点保护人群。
预防与治疗:
预防:灭蚊防蚊是预防登革热等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清除病媒蚊之孳生源(积水容器)是最根本的防治方法。这些工作**与民众共同参与,做到下列五点(除蚊妙方):
1、清除:清除室内外废弃容器,如废轮胎、空瓶、空罐、空宝特瓶等。
2、换水:家中花瓶、水盘、水缸、贮水池等盛水容器每周至少要换水、刷洗一次。
3、干燥:**室之积水**排除,不用的容器**倒置,以保持干燥。
4、防咬: a.户外活动时,除尽量穿著淡色长袖衣裤、涂抹防蚊药膏于身体裸露部位外 ,并应避免前往树荫、草丛内等阴暗处,以防蚊虫叮咬。 b.装置、修理家中纱窗、纱门,防蚊入侵;午睡时挂蚊帐,防蚊叮咬。
5、施药: a.于必要时,才以环保署登记合格的杀虫剂于家庭阴暗处喷洒(如窗帘、角落处)或点蚊香,以消灭蚊虫。 b.对无法清除之积水,可施放油、盐、清洁剂、醋或杀幼蚊剂等,以扑杀孑孓。
治疗:目前尚未有任何预防登革热的疫苗,没有特殊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
婴幼儿听力保健知识
一.我国耳聋和语言障碍残疾发病率为各种残疾之首,共有此类患者约万人。并且每年仍在不断增长。听力筛查和检测听...
“健康听力,幸福人生——...
年第十四次国内“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确定为“健康听力,幸福人生——关注老年人听力健康”。...
“唐筛”新技术可无创完成
“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属于新生儿最常见的染色体病。据统计,每700名新生儿中就...
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
一、基本知识和理念 (一)促进母亲和婴儿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每一位公民的社会责任。...
中医传统治疗促进产后康复
根据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观点,为预防产后疾病、促进泌乳及产后康复等,我科新增以下特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