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非变态反应性

济南现代皮肤病医院   2012-01-13

 

  1、一些物质属组胺释放剂,进入体内后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或使补体C3及C5分解,产生C3a及C5a等过敏毒素等使组胺释放而引起症状。如某些药物,包括**、阿托品、吗啡、可待因、丁卡因、奎宁、多黏菌素B、肼苯达嗪、毛果芸香碱、罂粟碱等或某些简单化合物如胺、脒的衍生物、吐温80、阿拉伯胶等能降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中的cAMP而引起组胺释放。

  2、物理、机械及精神因素:如受冷,受压、饮酒、发热、运动及情绪激动等可直接作用于小血管和通过内源性激素的改变而作用于肥大细胞释放组胺。

  3、毒素、蛇毒、细菌毒素、昆虫毒素、海蜇毒素等。

  4、某些食物:如水生贝壳类动物、龙虾、草莓、蘑菇等亦可活化补体而引起组胺释放。

资讯推荐

鱼鳞病的发病原因

   1.寻常型鱼鳞病 基因定位于1q21,但仍未克隆出致病基因。  2.性联隐性鱼鳞...

鱼鳞病的类型:

   临床上根据鱼鳞病的症状表现,遗传方式,发病时间等将鱼鳞病分为四种类型:  1、寻...

病理生理学

   在寻常型鱼鳞病,干燥的皮肤和毛囊重读(毛发角化病)通常出现在青春期。结垢是最突出的躯干,腹部,...

鱼鳞病4、板层状鱼鳞病

   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生后全身即为一层广泛的人棉胶状的膜紧紧地包裹,多引起眼睑及唇...

鱼鳞病3、表皮松解性角化...

   又称大疱性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为具有高畸变率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少见。生后或生后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