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食道癌的发病机制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   2012-10-29

  食管癌有高发区这一特点说明该地区具备其发生的条件,如存在强致癌物、促癌物,缺乏一些缓癌因素以及有遗传易感性等。但是各国各地研究结果很不一致,反映了食管癌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了解了食道癌病因和食道癌发病机制,才有可能有效预防或者治疗食道癌,下面是食道癌发病机制。

  1、肿瘤部位分布临床上通常将食道分为上、中、下三段。自食道入口至要主动脉弓上缘平面为上段,自下肺静脉下缘至贲门口为下段。年国际缓癌联盟(UICC)提出新的食道癌部位分段标准:食道入口至胸骨柄上缘平面为颈段,其下为胸段。胸段食道又分为上、中、下三段。自胸骨柄上缘平面至气管分叉平面为胸上段,气管分叉平面至贲门口(食道贲门交接处)平面以上为中段,以下为下段(包括解剖学的腹段食道)。据过去资料统计,食道癌的发生部位虽然有一定的地区差别,但绝大多数国家的报道仍然比较一致,食道癌的好发部位是中1/3段占50%;其次是下1/3段,占30%;上1/3段较少,约20%。据医院以食道细胞学和X线相结合方法确定了633例食道癌的部位分布,上、中和下段各分别为11.7%、63.4%和24.9%。 2、病理类型 (1)大体类型:食道癌可分为早期和中晚期两大类。早期食道癌是指原位癌(上皮内癌)和早期浸润癌。后者癌组织侵入黏膜下层,但尚未侵及肌层。

  早期食道癌:早期病人症状不明显或症状轻微,只有在食道癌高发区经细胞学普查才可发现早期病例。病变多数限于黏膜表面,见不到明显肿块,故在肉眼分型时,早期与中晚期食道癌不同。

  病理特点:主要病变局限于食道壁的浅层,除少数乳头状肿瘤外,均无明显的肿块而表现为黏膜病变,近20年来对早期食道癌切除标本的形态学研究,一般将早期食道癌划分为以下四型:

  A.隐伏型:病变处食道黏膜与周围正常食道黏膜平齐,在新鲜标本可见病变处黏膜色泽较正常深,呈粉红色,黏膜内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表现为轻度充血斑或黏膜皱襞增粗,镜下均为原位癌。该型为食道癌最早的表现,极易在内镜检查中漏诊。

  B.糜烂型:病变处食道黏膜略凹陷或轻度糜烂,糜烂处色泽较深,边缘不规则呈地图状,与周围正常黏膜分界清。糜烂区呈细颗粒状,偶有残存的正常黏膜岛。除个别病例有纤维素性假膜覆盖外,多数糜烂面较清洁,镜下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各占一半。

  C.斑块型:病变处食道黏膜略肿胀隆起,表面粗糙不平,色较灰暗,呈苍白色,有时可见小的糜烂区。病变边界清,有时可累及食道全周。食道黏膜皱襞增粗、紊乱与中断,黏膜表面粗糙,呈现粗细不等的颗粒与牛皮癣样表现。此型原位癌占1/3,早期浸润癌占2/3。

  D.乳头型:肿瘤呈明显结节状隆起,病变处食道黏膜呈乳头状,或蕈伞状向食道腔内突出,直径为1~3cm,与周围正常黏膜分界清,表面一般比较光滑,可有小的糜烂,有时有灰黄色炎性分泌物覆盖,偶有糜烂。镜下大都是早期浸润癌。早期病变一般很小,但可累及整个周径的黏膜,以斑块和糜烂型常见,乳头型与隐伏型较少见。其分布与中晚期食道癌相同,中段多见,下段次之。

资讯推荐

防治支气管哮喘的原则是什...

  防治原则包括:消除病因,控制急性发作,巩固治疗,改善肺功能,防止复发,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放松眼部肌肉是消除眼睛疲...

  眼疲劳是一种眼科常见病,它所引起的眼干、眼涩、眼酸胀,视物模糊甚至视力下降直接影响着人的工作与生活。...

男性易患食道癌的原因

  专家解释说,白酒和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对食管周围的细胞有强烈的破坏作用,长期酗酒嗜烟会导致食管...

容易诱发食道癌的食物前三...

  食管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正常的食管有较强的舒缩性,故大口的食物团也能通过吞咽而顺利进入胃中。食管病...

发生食管癌的病因因素

  目前食管癌的病因虽尚未完全明了但近年来国内外对食管癌病因进行了多途径探索从亚硝胺营养微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