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保池教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控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时间:2022-03-07 14:41:22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症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他生物损伤引起的,或者两者都有。糖尿病长期高血糖引起各种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功能障碍和衰竭,如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出现急性重度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综合征等。糖尿病的临床并发症有100多种,糖尿病患者10年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为98%,且并发症一旦发生,很难用药物逆转。血糖差本身不会引发疾病,但血糖高后会出现血管损伤、心脏损伤、脑损伤、老年痴呆症、肾脏损伤、眼部神经损伤、糖尿病足等严重并发症。目前根据临床统计,糖尿病本身的治疗需要20%的费用。如果出现临床并发症,80%的治疗费用会花在并发症的治疗上。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刘保池教授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输注临床糖尿病取得明显疗效。刘保池教授在2019年改进了自体骨髓干细胞输注方法,穿刺髂前上采集骨髓,分离出有核细胞,然后在B超引导下经皮胰腺穿刺输注浓缩的自体骨髓干细胞。B超可以清晰看到穿刺针进入胰腺内,输注骨髓有核细胞过程中可以看到胰腺密度逐渐增高,提示骨髓有核细胞逐渐在胰腺内扩散分布。自体骨髓干细胞在有胰岛细胞有损伤的胰腺微环境中修复损伤的胰岛细胞改善胰岛功能。在有胰岛细胞损伤的微环境中,骨髓干细胞可以转化成胰岛细胞,或者分泌某些细胞因子促进胰岛损伤细胞的修复重建,血糖的调节功能好转。不同器官有细胞损伤的微环境能促进骨髓干细胞转化成不同的细胞或者分泌某些因子促进受损器官的功能恢复
<点击下方在线咨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