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保池教授谈艾滋病伴肝硬化失代谢期的治疗(二)
时间:2020-12-28 11:14:15
正是因为这个病例,刘保池首次接触到大量艾滋病相关文献才了解到,有了抗病毒治疗以后艾滋病患者的情况可以慢慢好转,然而艾滋病其他的各种并发症,如肝硬化失代偿期等却是比较棘手的治疗盲区。20世纪80年代以前,即使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肝硬化一旦发展到失代偿期,临床表现有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脾肿大、腹水、黄疸、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肝性脑病等。5年存活机会不到20%。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死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约50万人。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肝移植技术的成熟及抑制排异药物的临床应用,肝移植后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75%~80%。肝移植成为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最有效的方法。
但是肝源紧张和医疗费用昂贵,能做肝移植的患者仅仅是少数。肝移植不易!如何彻底解决肝硬化的问题?尤其是伴有艾滋病的患者。
勇敢事路:
外科医生解决肝硬化失代偿期脾功能亢进,传统做法是将脾脏切除,结扎贲门周围曲张的血管,减少食管下端曲张血管的压力,但是并没有解决肝硬化的问题。
国内曾有用2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有效的报道。如果对艾滋病合并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做自体骨髓间充质2移植,采集患者骨髓后做间充质2分离有可能污染实验室设施,费用也比较昂贵,况且这也不是外科医生的专长。可否直接输注患者自体骨髓?对肝硬化是否有效?会不会引起脂肪栓塞?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研究,证实这个方案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