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虚不受补,多是4种原因,中医教你如何进补?
时间:2020-09-03 17:06:32
中医认为,冬季气候寒冷,主封藏,对能量的消耗和需求较多。此时进补,营养物质比较易于吸收蕴蓄。因此,冬季是进补的最佳时节,在我国的好多地区也都有冬令进补的习惯。当然,谈到进补,可能经常会有人说,我体质虚弱,畏寒怕冷,手脚冰凉,易患感冒等,但是服用滋补药后还特别容易上火,出现咽喉疼痛、口腔溃疡等。殊不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虚不受补”。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针对此类人,我们又应该如何进行调理进补呢?
1)体弱之人不受补
因为体虚之人身体各种机能常常偏弱,胃肠的代谢能力也比较差,服用补益药稍多即不耐受。加之人们所用的滋补品,大多性质滋腻,偏于温热,不易消化吸收,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出现胸闷、胃堵、头晕、心悸、上火等现象。
针对此类人群,我们在进补时一定要注意和缓,不宜猛补、大补。所选品种和用量也要以温和、易消化、作用缓慢为主等。
2)体弱之人多是先天之本肾虚,后天之本脾虚,尤其是后天之本更为突出
先天不足之人,后天可以补充;如后天之本脾胃虚弱,那么后天补充先天的机会就会大打折扣。况且,如果脾胃虚弱,进食、进补之后,就比较容易出现中焦堵塞现象。中焦枢纽不通,上下左右气机均会受阻,虚不受补就很容易发生了。因此,脾胃虚弱之人,无论食补,还是药补,都是要和缓进行的。
有些病人就诊时,前面的医生开的滋腻碍胃的药,导致脾胃虚弱,脾胃闭塞,运化不开,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用一些健脾药,芳香化湿行气,使养阴而不碍胃。如山楂、陈皮、苍术、厚朴等等。
3)痰湿阻滞之人不受补
脾为生痰之源,痰湿之人体内痰浊较重,阻碍气机,耗伤阳气,也很容易出现虚的情况。这时候如果不先清理痰浊郁滞,单纯地应用滋补品,就会加重体内的积滞,不会起到太好的作用,反而会越补越不舒服。常看到有的患者用了很大量的人参、黄芪,却感觉更加乏力。再看看舌象,只见舌苔厚腻,这样继续补下去就可能造成不良后果,使原有病变加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