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脑病科

导致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原因有哪些?

时间:2020-07-29 15:51:09

  慢性脑供血不足是1990年由日本医学家提出来的,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大脑出现慢性的广泛的供血不足,从而引发脑部缺血缺氧而出现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的疾病。脑病专家温吉焕介绍说慢性脑供血不足属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

  据统计,差不多有2/3的中老年人中患有程度不同的慢性脑供血不足,对身心健康危害极大。

  导致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原因 

  一、血液成分发生变化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是引发大脑供血不足的重要原因。如血脂异样、血小板增多、患高血压、糖尿病、饮水不足、出汗过多、吸烟、饮酒等刺激都会使血液的黏稠度增加,影响大脑正常供血。

  二、血流动力学因素大脑的血流量与血压的高低有直接关系。研究表明,血压过低或者过高,都会导致大脑血流量不足,而不能正常保证脑组织的正常供血。血压过低收缩压低于80毫米汞柱时,泵血无力,大脑供血不足;在一般情况下,随着血压升高,大脑的血流量会增加,但当血压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如收缩压升至160 毫米汞柱时,大脑的血流量反而会减少。

  三、压迫血管影响供血因椎间盘突变、颈椎体的退变骨质增生等以及颈椎变形、外伤等局部改变导致椎动脉受压,可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特别是头颈旋转时,两侧椎动脉可明显发生牵拉、扭曲而引发狭窄,导致供血障碍而引发头部眩晕。慢性脑供血不足若不及时治疗,会有哪些危害?长期慢性脑供血不足,可以说是中老年人的隐形杀手,不但会引发头晕、头痛、头昏,还常常伴有急躁心烦、失眠多梦、生气易怒、耳聋耳鸣、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症状。更为严重的是,天长日久还是引发早老性痴呆、脑梗死的重要因素。

  国内外的医学家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在早老性痴呆和脑梗死的发病前期,患者都曾有长期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如果对脑供血不足不及时进行预防、治疗,那么就很有可能引发早老性痴呆和脑梗死。可见及时选择科学疗法治疗脑供血不足的重要性。


医院医生更多>>

中医院脑病科怎么样

咨询

电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