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军颐医院王俊勇主任介绍:面肌痉挛应该如何治疗
时间:2022-06-10 09:13:45
王俊勇主任说面肌痉挛常见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药物治疗
在服用药物进行治疗面肌痉挛时,对一些轻型患者可能有效,但是一般这些只能起到营养神经的效果,达不到治疗的目的。而使用一些药物时,长期服用会导致很大的副作用,而且还可能引起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从而引起血液疾病,严重的可造成记忆丧失,视力,听力损失,肝功能损害。
二、中医针灸
在治疗面肌痉挛时比较好不要用针灸,因为此病本身就怕刺激,有时针灸反而会加重病情,虽然有的人当时见效,但是日后复发起来反而会更厉害。
三、注射药物
在一定程度上可控制面肌痉挛,一般打一针最长能控制一年,长时间注射会产生抗药性,造成人为性的面瘫,所以当时打完面肌痉挛会控制,但长时间注射的病人或多或少都会有面瘫的症状。
四、面神经干压榨和分支切断术
在局麻下,于茎乳孔下切口,找出神经主干,用血管钳压榨神经干,压榨力量应适当控制,轻则将于短期内复发,重则遗留永久性面瘫。如将远侧分支找出,在电刺激下找出主要产生痉挛的责任神经支,进行选择性切断,效果虽较压榨术好,但术后仍要发生轻度面瘫,1~2年后亦有复发,现已很少采用。
五、面神经减压术
在局麻下凿开乳突,用电钻将面神经的水平垂直段骨管完全磨去,纵行切开神经鞘膜,使神经纤维得以减压。因为减压术较复杂,尤其是全段减压术,不仅难度大,而且有一定的危险。所谓疗效是否因手术中创伤面神所致,并非减压之效。难度大 有一定的风险。
六、面神经垂直段梳理术
将垂直段面神经骨管磨开后,用纤刀将垂直段纵行剖开1cm,并在其间隔以硅胶薄膜,其目的是切断交叉的神经纤维,以减少异常冲动传导,缺点是很难确切地达到既不明显面瘫又不出现痉挛的程度。
七、微血管减压术
在全麻的情况下,于患侧耳后、发际内纵行4cm的直切口,颅骨开孔,直径约2cm,于显微镜下进入桥小脑角区,将所有可能产生压迫的血管、蛛网膜条索都“松懈”开,并将这些血管以Tefflon垫片与神经根隔离,一旦责任血管被隔离,产生刺激的根源就消失了,绝大多数患者术后疼痛立即消失,并保留正常的面部感觉和功能,不影响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