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分析卵巢癌筛查的实际意义
百岁童颜干细胞 2022-06-27 09:28:26
几项时间跨度长达20余年,针对非高危人群的前瞻性的卵巢癌筛查试验显示卵巢癌筛查对于总生存并无裨益,目前欧美国家已叫停卵巢癌筛查。
科学研究分析卵巢癌筛查的实际意义
九十年代英国曾开展了大规模的非常复杂的关于筛查方法的研究:绝经后的女性(年龄大于四十五岁)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是筛查组,一组是对照组。筛查组每年检查3个项目:CA125、盆腔的B超(CA125大于30U/ml需做B超)、妇科检查(若卵巢体积大于8.8cm3需做妇检)。直到发现卵巢癌。筛查组发现的卵巢癌患者较对照组发现的卵巢癌患者中位生存长分别为72.9个月和41.8个月 p=0.01,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最后因卵巢癌致死的人数两者却没有差异。
为了进一步提高筛查的效率,根据血清CA125的变化趋势和盆腔B超的结果重新设计了卵巢癌的发生风险,这项研究是由另外一个英国卵巢癌筛查协作实验项目组(UKCTOCS)来进行。UKCTOCS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这种模型筛查早期诊断的卵巢癌患者较对照组多。但两组在总生存方面依然没有差别。美国的筛查试验(PLCO)是将55~74岁的女性随机分成两组,筛查组每年进行一次B超和CA125检测,假阳性的比率为8%,而这些人往往都需要做手术,但是在筛查组卵巢癌的死亡率依然没有减少。
哪些人群应该定期进行卵巢癌筛查
虽然以目前的方法进行大面积的筛查未取得理想的效果,但是,并不意味着早期发现没有意义,因为早期卵巢癌的生存长于晚期是不容置疑的。可能从卫生经济学角度来说目前大面积筛查无裨益,且一定比率的假阳性率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所以大面积筛查目前被叫停,但在高危人群中进行筛查监测还是有明确意义的,对这类人群的卵巢筛查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降低死亡风险。
什么是卵巢癌高危人群呢?那就是具有家族史的人群,对于有家族史的患者,目前国际上普遍建议需做遗传学的咨询或检测,家族既包括母亲家族也包括父亲家族,家族中不仅有卵巢癌病人,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甚至结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都可能与卵巢癌一样,是由某些特定的遗传基因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