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是先天还是后天 治疗较好时间
时间:2022-06-16 14:55:49
自闭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解释清楚。临床医生认为,遗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自闭症的出现。遗传因素在自闭症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家庭研究发现,自闭症同胞的自闭症患病率为50%,自闭症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的患病率分别为96%和27%。染色体上存在自闭症相关基因,约15%的患者存在基因突变。脑成像研究表明,自闭症患者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脑体积与正常对照组存在差异,即患者在大脑发育可塑性关键期存在异常。同时,有研究发现,胎儿淋巴细胞对母体抗体产生反应,增加了胎儿神经系统受损的可能性和患自闭症的概率。自闭症是一种慢性疾病,会影响儿童的社会功能。其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一般治疗自闭症的较好时间是在孩子2岁之前。自闭症的治疗可以分为两种:教育治疗和药物治疗。其中,教育疗法教会孩子使用一些有用的社交技能,做一些训练,比如与人交往的方式和技巧,处理生活的能力,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能力,训练孩子高级认知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的能力。药物治疗是指使用一些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从而缓解焦虑、抑郁以及自闭症引起的一些精神症状。2岁时及时干预一般是有效的,尤其是对重度自闭症儿童。一旦晚于2岁,治疗效果差。
所以,如果1-2岁的孩子不能说话,没有眼神交流,没有肢体语言,行为僵硬,就应该马上到小儿心理科就诊。
自闭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基本上是自然界形成的,只有少部分是后天的某些环境因素造成的。所以自闭症的形成是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的结果。
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涉及语言、认知、社交能力和其他精神发育障碍。自闭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先天性发病机制大多被认为是遗传。如果父母患有自闭症,其后代患自闭症的风险约为5%,高于正常父母。
因此,如果孩子出现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以及行为受限、刻板、重复,应立即到小儿心理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