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心理医院谈中学生厌学怎么办心理治疗有用吗
时间:2022-06-15 18:14:40
据估计,目前国内约有700万精神分裂症患者。成年人群中精神分裂症的终生患病率约为1%,年患病率为0.26%-0.45%。男女发病率相近,50%的患者试图自杀,10%最终死于自杀。精神分裂症患者也比普通人群更容易遭受意外伤害。同时,这种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的生产力损失是惊人的,会给家属造成严重的负担。该病预后差,约2/3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长期明显的慢性精神病性症状,社会功能损害明显,精神残疾程度高。
那么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或家属,很多人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和预防了解多少呢?
目前对精神分裂症的定义是:一组病因不明的严重精神疾病,多在青壮年发病,在知觉(包括认知)、思维、情感、行为等精神活动的许多方面有明显异常。并导致明显的职业和社会功能损害。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的精神障碍,病程往往是慢性和智力下降。
然而,精神分裂症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明确的是:家庭中有精神分裂症患者,母亲孕期感染病毒,经济社会阶层低,遭受不良心理社会应激事件,性格内向、孤僻、敏感、多疑,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密切相关。
现如今,控制症状并不是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最终目的。让患者回归社会,重新接受家庭和社会的综合治疗,才是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正确方向。目前临床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分为急性期、巩固期、维持期三个阶段。
1.急性期是指精神症状非常明显和严重的时期。
①尽快缓解精神分裂症症状,争取最佳预后;
②防止危及自己或他人的自杀和冲动行为。急性期的治疗通过临床医生、患者及家属的共同努力,一般都能达到目的,且该期病情有明显好转。
二、巩固期是指急性期精神症状控制后相对稳定的时期。
在此期间,如果过早停药或承受压力,就会面临症状复发或波动的危险。
三、维持期治疗是指在巩固期治疗稳定后进入预防复发的维持期治疗
这一阶段治疗的目的是预防精神疾病和延缓精神症状的复发,帮助患者改善功能状态。维持治疗的持续时间视患者病情而定,一般不少于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