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天使李树珍谈语言发育:萌萌小奶音小心是构音障碍
文章上传时间:2021-06-03 15:27:06
哥哥(的的) 裤子(兔子) 姑姑(嘟嘟) 搞怪(岛duai) 改变(歹变) 过来(跺来) 乌龟(乌堆) 可以(te以) 开门(抬门) 课堂(特堂) 快乐(tuai乐),这是一位5岁患儿轩轩的日常发音,可以看到,该儿童存在g.k等舌根音发音不准的问题,将g音发成d音,k音发成了t音。
其实对于孩子发音不准的情况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个方面指的就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正常表现。大家都知道,儿童语言发展要经历好几个阶段,仿音期(语言模仿阶段)就是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阶段,这个时期孩子的字音本身就有些不太准确,所以家长们不用担心。
正常情况下,g,k音在宝宝1~3岁时即可被习得,但如果到了5岁,孩子的发音仍未掌握,很有可能是构音障碍。
那么,针对孩子存在构音障碍问题,家长应该如何做呢?
第一,进行口腔肌肉练习:家长可以让孩子吹口哨、吹吸管、吹泡泡,来锻炼口部肌肉的力量;还可以进行口腔肌肉的肌张力练习,比如咀嚼练习,利用咬合、咀嚼带动肌肉运动,也可以锻炼孩子的口腔肌肉力量,为发音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二,练习舌部肌肉力量:通过气流、气压的配合训练孩子上颚,唇等的协调度。训练发音的时候,父母更要学习一些音节、语素知识,比如K、g音是送气音还是舌根音,在送气方式和构音动作上,孩子经常明显腭化音的表现,发音时要注意一些技巧和动作要领。
第三,从不同水平进行干预:可以进行了发音部位矫正、口腔轮替训练、舌肌肌力及灵活性训练等治疗,来帮助孩子进行g、k音的基本矫正。
第四,语言刺激不能少:父母可以把自己所做、所看、所想的东西都跟孩子多说说,多带孩子去大自然,让孩子接触新鲜的事物,从而教会孩子基本认知。这样,可以让孩子对事物产生不同的理解,从而诱导他们主动开口,让发音得到充分的锻炼。
第五,正确发音不能忘:在儿童语言发育的初期,由于儿童对于语言的认识不清楚,语言体系没有完全形成。再加上很多家庭不会对孩子进行系统的语言教导,于是语言障碍就堂而皇之地出现。因此,想要孩子能够正常地交流沟通,必要的语言矫正不可缺少,因为这是孩子语言恢复最直接的方式。
若发现儿童除了家长外,与他人交流存在困难,甚至有的时候连家长都听不懂,请就医干预,避免后期影响孩子的学习及社交能力。一般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经矫正后可以基本恢复正常,因此,家长们也不必过于慌乱,及时就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