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脾胃专家于彦芳怎么样:慢性胃炎由什么引起的
文章上传时间:2021-03-24 10:47:55
慢性胃炎是一种慢性胃黏膜病变,通过改善饮食习惯、积极治疗后,一般情况下可以改善症状、延缓疾病进展,但治疗较为困难,需要根据病变的性质、个人体质以及治疗方法而定。
导致慢性胃炎的原因很多,大多数是由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而引起的。慢性胃炎的早期给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可以减轻胃黏膜的炎症,有效阻止疾病的发展、明显改善症状。其次,肝胆道疾病也是导致慢性胃炎的一种原因,在积极治疗胆道疾病后,胃黏膜的刺激减少,也会明显减轻胃黏膜的炎症而改善症状、延缓疾病的发展。在慢性胃炎的中晚期,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等,该时期胃黏膜上的腺体出现萎缩,甚至肠上皮化生、异性增生,这时候慢性胃炎的症状会反复发作,如腹部胀满、嗳气、食欲减退以及营养不良等,在给予改善饮食、积极治疗后,症状可明显改善。
慢性胃炎之中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一定癌变倾向,发展为癌症的概率在0.5%-1%左右。
临床上慢性胃炎分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一般认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不具有癌变倾向。但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癌变倾向,临床上根据其胃镜病理决定复查胃镜的频次。如果患者不伴有肠化生和异型增生,可以考虑一至两年内复查胃镜。患者如果是中到重度萎缩,伴有肠上皮化生,一般建议半年至一年左右随访一次胃镜及复查病理。
慢性胃炎除了必要的中医治疗外,建议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饮食生活习惯,定期胃镜检查,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