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可以全程介入癌症治疗吗?优秀肿瘤专家杨中这样说
文章上传时间:2020-11-26 15:07:10
对肿瘤的治疗,大家都知道“西医的三招”:手术加上放、化疗。现实情况是,很多人一发现患癌,往往已是晚期,因年龄、身体状况等原因,与“西医的三招”失之交臂。这时,他们往往会得到这样的建议:“吃点中药试试吧!”
“中药对于肿瘤患者来说,似乎是没办法的办法,更多是寻求心理上安慰。其实,这是个大大误区。”实际上,中医不是癌症患者“最后的救命稻草”,一确诊,就可看中医用中药。
在手术、放化疗的同时,中医药全程干预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术后用,可帮助减少发热、贫血等并发症,提高有关脏器的功能;在放、化疗间歇期用,还能适当减轻因放、化疗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遏制,白细胞下降,减轻呕吐、腹泻等消化道反应等。
此外,中医药还能作为单独的治疗方法,采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解郁、通络、软坚、排毒来帮助遏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目前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方法,可以归结为8个字:解郁、通络、软坚、排毒。
具体说来,中医认为,肿瘤是气、血、痰、毒相互交结的有形肿块。这里面的“气”,简单地说是指“气郁”、“血”是“血瘀”、“痰”是“痰凝”、“毒”是“肿瘤毒素”。解郁、通络、软坚、排毒,针对的就是疾病的本质。“在8字治疗原则下,分两步走,对癌肿主动发起进攻,变消极为主动。”
第一步,诱导、杀灭肿瘤毒素,软化肿块阶段。控制肿瘤毒素的进一步积聚,并减少毒素,让杀灭的毒素通过汗、尿、大便排出体外,使肿块渐渐软化。
第二步:努力达到消除肿块的目的,应用诱导、杀灭肿瘤毒素同时,加大排毒和运用破瘀药物,争取使毒尽肿消。
面对药力的强大,由于患者体质和疾病所处阶段不同,对药物的吸收不同。有一部分人服药后感到四肢无力、喜欢卧床、懒得说话、经络和腹部稍有点胀,或局部有点微痛,有的有点恶心,个别皮肤发痒,这些都在正常范围内,少数有点咳、吐、便血,只要量不多,也属正常范围。
癌症的发生与情志不良有很大的关系。喜、怒、哀、乐、悲、思、恐七种情志的过度,可直接伤及内脏,尤其是怒、悲、思、恐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以肝癌为例,怒伤肝,思伤脾。怒则肝气郁结,气滞则血瘀,气滞血瘀,与癌毒相交结则发为癌,“所以保持心情开朗,热爱生活,不多思、不发怒、不恐惧,是预防和**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