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科谢连娣主任:慢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诱因
文章上传时间:2021-01-16 16:04:56
心血管科谢连娣主任:慢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诱因
一、慢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诱因,慢性心力衰竭是指心力衰竭症状反复出现,持续很长的时间,多半是从急性心衰过来或者是说虽然没有急性心衰的症状发作,但是心力衰竭的这种状况持续时间很久。
慢性心衰有很多原因,分为舒张期心衰和收缩期心衰。舒张期的心衰主要是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主要常见的疾病状况是高血压或者糖尿病,或者有淀粉样变的一些早期的表现等等。这些疾病主要表现为舒张功能减退,间质纤维化增加,这种状况引起的心力衰竭,这些因素是主要的一些原因。
还有一些是老年人之后他本身舒张功能就差,如果是快速的补液或者是少尿这种状况,出现的容量过负荷也会引起舒张功能不全的加重,老龄化本身就会引起舒张功能的障碍。收缩功能障碍的心衰的一些原因最多见的是缺血,心肌缺血,反复的、大量的缺血或者梗塞,或者弥漫性的血管性的病变,都会使得他的泵功能下降,出现射血分数的一个减低,属于射血分数减低的这种心力衰竭。
那么还有扩张性心肌病或者是重症的心肌炎,慢慢延续成这种长期的心率衰竭的状况,或者是心肌炎之后遗留的后遗症的表现,都可以出现心力衰竭的呈慢性的表现。像心肌淀粉样变这一类疾病到后期也会使得心肌细胞的减少出现,收缩功能的障碍也会出现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二、慢性心衰中医治疗方法
慢性心衰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心衰属于中医心悸、怔忡、胸痹、痰饮、水肿的范畴,近现代医家包括古代医家都有不同学派,有的使用经方加减,有的根据经验的方,根据常见分型有不同方药治疗,具体如下:
1、气虚血瘀:可出现心悸、怔忡、胸闷、气短,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结代等。治法是需要养心补肺、益气活血,方药可用保元汤,如桃红饮加减。
2、气阴两虚:主要是心悸气短、身重乏力或者心烦不寐、口干舌燥、小便短赤、舌质暗红、少苔无苔、脉细数或结代,可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方法进行治疗。
3、阳虚水泛:出现心悸、怔忡、尿少或夜尿频多,舌淡苔白,脉沉弱或迟等症状。治疗主要是温阳利水进行加减治疗。
4、痰饮阻肺:出现喘咳气急、张口抬肩、不能平卧,舌质紫暗,舌苔厚腻,脉弦滑数,要进行温化痰饮、泻肺逐水的治疗方法,除了传统草药方剂,还有中成药制剂等。
温馨提示:主任出诊时间是每周三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