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崇文门中医医院

心血管科雷燕主任: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文章上传时间:2021-01-12 13:59:33

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当冠脉供血与心肌需求之间发生矛盾,冠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需要,可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引起心绞痛。持续严重的心肌缺血可以引起心肌坏死及心肌梗死。


当冠状动脉管腔存在显著固定狭窄>50%-70%时,安静时可以代偿,运动、心动过速及情绪激动时,可造成心肌需氧量增加,导致短暂性心肌供氧与需氧不平衡。另外,由于不稳定粥样斑块破裂、糜烂或者出血,激发血小板聚集或血栓形成,导致管腔狭窄程度急剧加重或者冠状动脉发生痉挛,均可使心肌氧供量减少,是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主要原因。这两种情况在临床上都要引起极大重视。 


在中医学中,冠心病属于胸痹心痛病的范畴。中医学认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是“阳微阴弦”,就是胸中的阳气不足,推动无力,导致瘀血痰浊壅塞,堵塞心脉。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起居失常,疲劳过度,导致脾胃损伤,中气生成不足,加上饮食不规律,进食了过多肥甘厚腻,使饮食不能转化为精微物质,而聚集转化为痰湿。


气虚推动无力,使血液运行受阻,停留在血脉中成为瘀血,瘀血和痰湿相互交织,阻塞心脉从而导致了冠心病的发生。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冠心病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管腔狭窄关系密切,动脉硬化是冠心病发生的病理基础。  


近年研究表明有无冠心病表现,除与冠脉狭窄程度有关外,更重要的取决于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时,特别在老年人和严重斑块处容易有大量钙盐沉着,而正常的动脉不会发生钙化;虽然钙化程度与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特别是狭窄程度不成比例,但从血管超声中可观察到钙化斑块通常都相对稳定的。


问题是部分无钙化的斑块,或者当斑块发展为厚的钙化帽与邻近区内膜间的应力增加时,这些情形易造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出血和随后血管腔内的血栓形成,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出现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病理可见斑块破裂常发生在钙化与非钙化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交界处。

  

不引起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可能在生命的很早期就已出现但一旦病变斑块迅速扩大,则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这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斑块扩大尤其在伴有冠心病危险因素(例如高胆固醇血症等)的人群中会更快,因此,积极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是防治冠心病的重要措施。

     

 温馨提示:主任出诊时间是每周五上午!

 


上一篇

风湿免疫科张春艳主任:?风湿和类风湿区别是什么

下一篇

心血管科谢连娣主任:心绞痛怎么预防

推荐专家
更多
高琳主任医师、教授

24小时在线服务

擅长:治疗不孕、多囊卵巢...

立即咨询
张敏慧主治医师

24小时在线服务

擅长:擅长妇科常见病、多...

立即咨询
谢幼红主任医师

24小时在线服务

擅长:擅长用中西医结合方...

立即咨询
科普文章
更多
相关推荐
找医生 查疾病 找医院 问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