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小儿脱肛的中医诊断知识

      脱肛是指肛管、直肠或直肠粘膜向外翻出,脱垂于肛门外的一种症状,多见于3岁以下的儿童。由于儿童骶弯度未成形,直肠呈垂直位,支持直肠的组织又较薄弱,所以当腹腔内压增加时,直肠没有骶骨和周围组织的有效支持,易于向下滑动,发生脱肛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小儿先天不足,病后体弱或腹泻日久,耗伤正气,气虚陷下,升摄无力,导致直肠脱垂。

      【临床表现】按中医辨证,脱肛一症可分为虚证和实证,但以虚证为多。

      1.虚证 脱出的直肠色淡红,不易自行还纳,肿痛不甚。面色苍白或萎黄,形体消瘦,精神萎靡,神疲乏力,肢体欠温,自汗出,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指纹色淡。

      2.实证 脱出的直肠色鲜红,伴少量鲜红色渗出液,肛周红肿热痛伴瘙痒,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患儿常哭闹不安,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指纹色紫。

      【诊断和鉴别】根据临床表现对本病诊断并不困难。与肛旁脓肿等亦是较易鉴别。

    2012-12-27 12:14:15

陈恬静 主治医师
擅长:肛肠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9.00元/咨询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