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脱肛的病因和分类介绍

      脱肛,或称直肠脱垂,指肛管直肠外翻而脱垂于肛门外,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可伴有肛门瘙痒、肛门潮湿、腹泻等症状。所有人群均可发生,尤其多见于体质虚弱的老人和小儿。那么,发生脱肛的因素有哪些呢?

      脱肛发病的原因

      据专家介绍说,诱发脱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分为三类:

      一、全身因素:

      营养不良小儿,坐骨直肠窝内脂肪消失,使直肠失去周围支持固定作用,括约肌群收缩力也减弱,直肠容易自肛门口脱出。

      二、局部组织解剖因素:

      1、骶骨弯曲度未形成:婴幼儿骶骨弯曲度未形成骨盆向前倾斜不够,直肠呈垂直位,与肛管处于一条直线上,腹腔内向下的压力增加时,直肠无骶骨的支持,压力直接作用到肛管上,易于向下滑动。

      2、周围肌肉支持力弱:肛提肌和骨盆底部肌肉的支持力较弱。

      3、黏膜松弛:直肠黏膜附着在肌层上较松弛,黏膜容易滑脱。

      三、促成因素:任何情况使腹内压长期增高或突然增高,均可促成直肠脱垂。

      脱肛的分类

      (1)I度脱垂:为直肠粘膜脱出,脱出物呈淡红色,长3~5cm,触之柔软,无弹性,不易出血,便后可自行回纳。

      (2)II度脱垂:为直肠全层脱出,脱出物长5~10cm,呈圆锥状,淡红色,表面为环形而有层次的粘膜皱襞,触之较厚,有弹性,肛门松弛,便后有时需用手回复。

      (3)III度脱垂:直肠及部分乙状结肠脱出,长达10cm以上,呈圆柱形,触之很厚,肛门松弛无力。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脱肛病因的相关知识,您了解了吗?祝您健康

    2012-12-27 09: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