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GIST)是胃黏膜下最常见的一种肿瘤,占胃肠道间叶性肿瘤的大部分以及恶性肿瘤的2.2%[1]。超声对胃间质瘤的诊断报道较少,本文报告超声诊断胃间质瘤9例并进行随访,探讨超声检查对该疾病的诊断意义。资料与方法自2002年7月~2007年6月超声诊断胃间质瘤9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男5例、女4例,年龄50~74岁,其中6例因腹痛、腹胀或上腹部不适、1例因反复黑便2个月而就诊,另2例系常规超声体检者。超声检查前1例先行胃肠钡餐造影、4例先行胃镜检查,余4例均未作胃镜、胃肠钡餐造影及CT检查。受检者禁食8h以上。仪器先后采用Aloka SSD620型、650型超声诊断仪、Philips HDI5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按标准断面仔细检查,正确定位[2]。检查前准备、操作要求、声像图采集、记录等。对6例住院患者进行了随访。结果超声诊断9例胃间质瘤中,位于胃底部4例、胃体高位前壁1例、胃体大弯侧1例、胃体胃窦大弯侧2例、胃窦小弯侧1例,8例单发、1例胃底部多发。肿瘤最小直径
2012-12-26 13: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