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中医治疗酒精肝的优势是什么

      酒精溢用和酒精依赖已成为当今世界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长期大量饮酒可弓I起酒精肝病。酒精性肝病包括轻度酒精性肝损伤、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目前普遍对男性饮洒折合乙醇量>40g/d,女性>2Og/d连续5年以上者定为嗜酒者(乙醇量换算公式为:g=饮酒量(m1)x酒精含量(N)X0.8),我一般人群的饮酒率为59.5%.重度饮酒者中80N以上有一定程度的儿旨川,t0%~35%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10~20N将发展成加:硬化.我国酒精性肝病在所有肝病中的比例有逐年增加趋势.酒精性肝硬化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约为23~50N.而目前对酒精性肝病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中医对酒精性肝病很早就有详尽的认识,大体可归属于酒疽、积聚、膨胀、胁痛等疾病中,其发病机制为湿热蕴结、痰阻血瘀.病变部位在脾胃肝胆.病久则及于肾.我们近年术采用qI町结合的方法治疗洒精性盯病取得'r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同道参考.1基础治疗戒酒治疗酒精性肝病的首要措施就是戒酒,早期酒精性肝病患者戒酒后经过适当的治疗病情可以逆转,即使是中晚期患者,戒酒也是控制病情进展的重要措施.2营养支持治疗应给予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类、高热量的低脂饮食,必要时适当补充支链氨基酸为主的复方氨基酸制剂。

      中药治疗根据临床表现,中医辨证论治可分为以下五型:

      肝郁脾虚型:此型患者肝功能多正常或轻度异常,临床症状有或无.或感胁肋胀痛.身软乏力,纳差腹胀,精神差.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治则:疏肝健脾,兼活血化瘀。方药:逍遥散加减。用药:柴胡、白芍、当归、云苓、薄荷、丹参、川芎、大黄、部金、何首乌、山楂、法夏等.湿热蕴结型:此型患者肝功能多不正常,临床已发展为脂肪性肝炎或肝硬化阶段,多见目黄、身黄、尿黄、纳差、恶心、呕吐、口干口苦.右胁胀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则:清热利湿,疏肝利胆。方药:莴陈蒿汤加减。用药:茵陈蒿、炒栀子、大黄、半边莲、丹参、田基黄、马鞭草、叶下珠、山楂、郁金等。

      气滞瘀型:本型患者多为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早期患者。可见肝掌、蜘蛛痣,肝脾肿大.右胁胀痛、腹胀、口渴不欲饮,面劈消瘦.体倦乏力,纳差.舌质紫红或有紫斑,脉涩。

      治则:活血化瘀。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用药:桃仁、红花、赤芍、丹皮、五灵脂、当归、JiI芎、制鳖甲、何首乌、枸杞等。

      肝肾阴虚型:此型多见于脂肪性肝炎或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早期,可见胁肋隐痛,纳差神疲、腰膝酸软,口干咽燥,心中烦热,面色晦暗,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则:养阴柔肝。方药:一贯煎加减.药用:生地、枸杞、沙参、麦冬、当归、五味子、丹参、何首乌、郁金、制鳖甲等。脾肾阳虚型:此型多见于酒精性肝硬化晚期,而晚期中属阳虚者较少见.可见腹胀纳呆,神倦乏力.肢冷怯寒.下肢浮肿.小便短少不利,大便溏薄,舌质淡胖或腻.脉沉弦。治则:温补脾肾,化气行水。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药用:熟地、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车前子、淮牛膝、桂枝、附子等.在临床上分型有时难以判定,或虚实恶杂,或无从可辨.可在辨证时加入辨病观点.重点在湿、热、痰、瘀.适当考虑用一点清热化湿,健脾化痰,活化瘀之品.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但同时要时时避免损伤脾胃。另有些单味药经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对本病有一定作用.可在辨证的同时酌情加用.如丹参、川芎、大黄、茯苓、姜黄、部金、泽泻、何首乌、枸杞、黄精、山楂等。

    2012-12-26 1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