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手术固然是GIST的主要治疗方法,但不能治愈复发移动的胃肠道间质瘤。那么,胃肠道间质瘤术后复发怎么办呢?
据肿瘤医院的专家介绍: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率男女比例相当,发病高峰年龄在55岁~65岁。胃肠道间质瘤可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但原发于胃部的较为多见,其次为小肠、食管和大肠。肿瘤较小时多无症状,极轻易疏漏或被误诊。患者常在体检、钡餐、胃镜检察或其他手术时才偶尔发现,因此不少患者在首诊时就已伴有移动。
除此以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是由于肿瘤增大出现了某些临床症状才被发现的。例如肿瘤位于食管者可有吞咽困难,位于胃者可有上腹部不适或上消化道出血,位于十二指肠者经常伴有阻塞性黄疸,位于肠道者可有腹痛、腹块、阻塞、便血或穿孔等。大约70%~90%的原发无移动的胃肠道间质瘤能够施行根治性手术,根治性切除后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5年存活率为35%~65%。无法手术的患者,通常只能生存15~20个月。
胃肠道间质瘤术后复发率高
由于胃肠道间质瘤对陈规放化疗均不敏感,根治性手术依然是原发性胃肠道间质瘤的首选方法。
然而,即使接受了根治性手术,患者仍有很高的复发率。首次手术切除肿瘤后,在两年中间有一半的患者会出现胃肠道间质瘤复发的情况,且多数复发肿瘤切除后均会再次复发。
与此同时,除了要重视胃肠道间质瘤术后的防范复发治疗外,关于一些体积巨大的胃肠道间质瘤,不能贸然手术,否则很可能会导致肿瘤破裂,肿瘤细胞在腹腔内到处种植、移动。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使用靶向药物遏制肿瘤,然后再经过手术切除。
术后联合肿瘤生物治疗可降低复发率
胃肠道间质瘤切除术后除少数病人外,大多需行术后的辅助治疗。其原因系术后可能残存有癌细胞,或者有的胃癌手术难以完全根除,或者经过淋巴或血液系统存在移动病灶。实践证实胃癌术后配合辅助治疗与单纯性手术比较,前者生存期要长,术后复发较少,这就是医生为什么经常在术前给病人安排辅助治疗的道理。
手术后配合生物免疫治疗可以精确地杀死手术残余癌细胞,进步胃癌患者免疫能力,更好的进步早期胃癌的治疗效果,有效的防移动,防复发。中晚期的胃癌单纯手术的疗效甚差,作为综合治疗重要组成部分的化疗,是当今治疗胃癌的重要手段之一。放射治疗可以缓解脱发并生长等年青化表现,精神状态和体力亦有明显恢复等现象,从而大大提升胃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未雨绸缪,提前做好预防疾病的工作,就可以免除一些疾病对人们的困扰。以上对“胃肠道间质瘤术后复发怎么办”的详细介绍就到这里。
2012-12-26 1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