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塞是什么?脑病专家表示:腔隙性脑梗塞是脑梗塞疾病的一种症状。这种疾病是病人的常见症状,我们需要了解疾病病因症状才能进一步找到治疗疾病方法。因此,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腔隙性脑梗塞。
腔隙性脑梗塞(iacunar infarction)是脑梗塞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在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性软化病变。其病变范围一般为2-20毫米,其中以2-4毫米者最为多见。腔隙性脑梗塞系大脑动脉的深支闭塞所致的脑干和大脑深层非皮层部位的小梗塞灶。主要分布于壳核、尾状核、桥脑、内囊和脑回的白质。据中国研究腔隙病灶上界为20mm更能反应腔隙的实际大小情况,认为超过此限者为巨大腔隙,临床少见。高血压是本病的直接原因,据统计合并高血压者达90%。临床上患者多无明显症状,约有3/4的患者无病灶性神经损害症状,或仅有轻微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轻度头痛头昏、眩晕、反应迟钝等症状。该病的诊断主要为CT或MRI检查。而多发性的腔隙性脑梗塞,可影响脑功能,导致智力进行性衰退,最后导致脑血管性痴呆。
腔隙性脑梗塞病因:
腔隙性脑梗塞是指脑血管深穿动脉阻塞后形成的微梗塞,在脑实质中遗留下不规则的大小在2-20毫米之内的腔隙。常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部分病人有高血压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临床上症状轻或无症状,一般经治疗后恢复快,预后好。
腔隙性脑梗塞症状:
1.纯感觉型:一侧面、唇、口部或肢体的感觉障碍,如:冷感、热感、刺痛感、肿胀感、触觉过敏等轻度感觉障碍。 2.纯运动性软偏瘫及其变异型:一侧面、上下肢无力(轻偏瘫)。 3.共济失调性轻偏瘫:一侧下肢无力、走路不稳,可伴感觉障碍; 4.构音不全-手笨拙综合征:中枢性面无力、构音障碍、纳吃、轻度吞咽困难手无力书写笨拙等共济失调表现; 5.感觉运动性卒中:一侧肢体的感觉障碍及轻偏瘫,感觉症状早于运动症状; 6.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动脉硬化表现。
腔隙性脑梗的危害
目前,大多认为是由于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所致。长期的高血压可引起小动脉硬化和透明性变,从而产生血管闭塞;加之中老年的机体发生变化,如血液粘度增高,血小板聚集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脂增高,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流速度缓慢,脑血流量减少,更易导致小动脉闭塞,而发生腔隙性脑梗塞。
2012-11-14 16: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