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溢血后遗症一直困扰着很多人,它会给患者带来很严重的危害,例如语言不利,行动不便,反应迟钝,甚至大小便失禁。这些不仅使患者备受痛苦,还会使患者的家属苦恼不已。那么脑溢血后遗症的发病机制是什么?为什么留下脑溢血后遗症呢?
脑溢血后遗症的发病机制:
(l)出血量,出血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半球内出血量在25毫升以上者常留有后遗症,出血量越多,后遗症也就越重是不难理解的。
脑溢血后遗症
(2) 出血的部位:不同部位的出血,脑功能受损的程度不一,如在基底节区的出血,常遗留较重的肢体功能障碍,而脑干出血病灶小也常造成死亡.小脑出血则会导致肢体麻木,行走不稳等症状。
非功能区(即静区)的出血或出血部位末影响运动和感觉通路,所以不留神经功能降碍。某些病人因病灶水肿、压迫已影响到运动和感觉通路,但实际上没有损坏其通路,经治疗消除了水肿,解除了压迫性影响,则义恢复了功能。故出血部位与预后有关。
(3)康复期的治疗和护理,此应首先肯定与后遗症有关、但后遗症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病仗大小、部位和急性期治疗措施得当与否
2012-12-24 17:0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