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功能障碍,表现为月经周期中无排卵,或虽然有排卵,但排卵后黄体功能不健全。
输卵管因素:输卵管过长或狭窄,输卵管堵塞、积水或粘连,均会妨碍精子、卵子或受精卵的运行。输卵管疾病可占女性不孕的25%,是不孕的重要原因。
卵巢因素:卵巢发育不全、黄体功能不全、卵巢早衰、多囊性卵巢综合症、卵巢肿瘤等影响卵泡发育或卵子排出的因素都会造成不孕。
宫颈病变:宫颈管先天性异常、闭锁或狭窄、息肉、糜烂、肿瘤、粘连等均可影响精子通过;宫颈粘液中存在抗精子抗体,不利于精子穿透宫颈管或完全使精子失去活动能力。如今,射频介入治疗可以有效的治疗宫颈炎、宫颈糜烂及息肉肥大等问题。
生殖器官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后天性生殖器官病变,阻碍从外阴至输卵管的生殖通道通畅和功能,妨碍精子与卵子相遇,导致不孕。
免疫学因素:系指女性生殖道或血清中存在有抗精子抗体,引起精子互相凝集,丧失活力或死亡,导致不孕或不育。此外,部分不孕妇女的血清中存在有对自身卵子透明带抗体样物质,可阻碍精子穿透卵子受精,亦可引起不孕。
性生活失调、性知识缺乏、全身系统性疾病及不明原因等引起的不孕约占不孕症病因的1/3左右。
全身性疾病所致不孕:
引起不孕的病因有许多,除了生殖、内分泌异常及生殖器官异常可导致不孕外,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致不孕。最常见的是内分泌及代谢方面的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机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糖尿病及肥胖症等。
肥胖症
肥胖是指由于能量摄入和消耗之间平衡失调,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在体内聚积造成体重增加,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20%或体重指数(BMI)>26者。随着现代化生产水平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在发达国家,肥胖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与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病的发病密切相关。肥胖症还可导致卵巢功能异常、子宫发育不良、不孕症、性机能异常及外阴、阴道炎等妇科疾患。已经证实肥胖症患者不孕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者。
甲状腺功能障碍
甲状腺功能障碍可引起雌激素代谢障碍、FSH及LH分泌异常,常表现为明显的卵巢机能不全而很少妊娠。目前对于甲状腺机能异常导致不孕的病理机制尚无足够的认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卵巢功能异常 临床研究表明,甲状腺机能低下的患者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呈脉冲式,但基线水平较正常者高,从而影响了排卵。部分患者虽然体内雌激素水平正常,有正常的或近似正常的月经周期,仍存在不孕,可能因垂体促性腺激素效能降低或存在抗卵巢作用,亦会造成不排卵。
2、自身免疫 甲状腺机能障碍伴不孕患者中甲状腺抗体阳性者所占比例较高,说明该类不孕可能与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有关。
3、代谢异常 在甲状腺机能减退的患者常因代谢功能低下而导致肥胖,从而增加了不孕的发病率。
4、影响子宫发育 动物实验研究了甲状腺机能低下的大鼠子宫结构,发现子宫内膜减少,肌层变薄、宫角体积减少。
糖尿病
糖尿病可致糖、脂肪、蛋白质等体内多种物质代谢功能紊乱,女性患者常同时伴有不孕及月经紊乱,或妊娠后发生死胎、早产或巨大胎儿。糖尿病造成女性不孕的病因现在还不清楚。
为什么会早期流产?
女性不孕的原因中“卵巢功能不全”就占了大约30%~40%,无排卵就无法怀孕。另外,由于早期怀孕过程必须依赖黄体酮的维持,而黄体酮的主要来源是卵巢的黄体,因此,如果怀孕的第7-9周没有足够的黄体酮,就很容易引起早期胚胎流产。
习惯性不孕
习惯性流产在学术上称为反复自然流产(简称RSA),指连续2次怀孕在同一妊娠周发生自然流产的现象,是妇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属于不育症的范畴。这类患者往往经历多次的妊娠和多次流产,部分患者发生流产次数甚至高达7-8次,不但给患者本人身心带来极大痛苦,而且由此可能导致家庭的不和与婚姻的破裂。
一般来说,习惯性流产的女性在准备再次怀孕前,需首先排除非免疫性因素,因为内分泌功能的异常是可用药物调整的,某些染色体异常引起流产是目前医学无法解决的,而子宫形态异常、宫腔粘连等问题要靠手术解决。如果上述检查均正常,就应考虑进行免疫相关因素检查了。
以往由于对免疫因素引起的习惯性流产的病因不清,无有效分类方法,故临床医生多对这种习惯性流产给予中药、孕激素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予以所谓的保胎治疗,但因病因不明确,其治疗效果可想而知。
随着生殖免疫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妊娠免疫,免疫性习惯性流产的许多疑难问题有了新的认识,研究发现封闭抗体缺乏是习惯性流产的主要病因。正常孕妇的体内都存在一种保护胎儿的抗体——封闭抗体,而80%~90%的习惯性流产妇女体内测不到这种抗体,由于缺乏这种抗体,怀孕后母体对胚胎不能保护而遭排斥,导致流产。
2012-11-14 15:3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