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诊断骨质疏松的标准是什么

      对于骨质疏松的诊断,一直以来都备受医学界的关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是骨量低和骨的微细结构有破坏,招致骨的脆性增加和容易发生骨折。其诊断标准建议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诊断标准。那么,国际上诊断骨质疏松的标准是什么呢?下面看看专家的介绍吧。

      基于DXA测定:

      1、骨密度值低于彩虹别、同种族健康成人的骨峰值不足1个标准差属正常。

      2、降低1~2.5个标准差之间为骨量低下(骨量减少)。

      3、降低程度等于和大于2.5个标准差为骨质疏松。

      4、骨密度降低程度符合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同时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时为严重骨质疏松。

      5、通常用T-Score(T值)表示,即T值≥-1.0为正常,-2.5值<-1.0为骨量减少,T值≤-2.5为骨质疏松。

      测定部位的骨矿密度对预测该部位的骨折风险价值**,如髋部骨折危险用髋部骨密度预测最有意义。DXA骨密度测定值受骨组织退变、损伤、软组织异位钙化和成分变化以及体位差异等影响会产生一定偏差,也受仪器的**度及操作的规范程度影响。因此,应用DXA测定骨密度要严格按照质量控制要求(参考国际临床骨密度学会ISCD的共识意见)。

      以上就是国际上诊断骨质疏松的标准,相信您对骨质疏松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临床上常用的推荐测量部位是腰椎1~4和股骨颈,诊断时要结合临床情况进行分析。

    2012-12-21 14: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