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介绍烧伤的三种外治方法

      机体直接接触高温物体或受到强的热辐射所发生的变化。由火焰、高温固体和强辐射热引起的损伤称之为烧伤。烧伤是由高温、化学物质或电引起的组织损伤。烧伤的程度由温度的高低、作用时间的长短而不同。局部的变化可分为四度。烧伤时可见血液中的乳酸量增加,动静脉血的pH值降低,随着组织毛细血管功能障碍的加重缺氧血症(anoxemia)也增重。临床经验证明,烧伤达全身表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时则可有生命危险。

      烧伤的三种外治法

      1.现场急救

      脱离致伤源:尽快排除致伤因素,使病员迅速脱离现场。被酸、碱等化学物质浸湿的衣服应立即脱去,同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干石灰烧伤时,应先去除石灰颗粒,然后用水冲洗。磷烧伤时,立即用湿布覆盖创面,或将患肢浸入冷水中,忌用油质敷料,以免吸收中毒。 保护创面:用清洁或消毒被单覆盖创面,避免污染和再度损伤,或就地取用中草药外敷。 积极抢救危重病员:如呼吸道梗阻时,立即进行气管切开,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合并大出血者,立即止血;有骨折者,予以简单固定。

      2.清创

      清(剃)除烧伤部位及附近的毛发,然后用2%黄连液,或银花甘草煎液,或38℃左右消毒等渗盐水反复冲洗创面,除去一切污染及异物,包括大水泡和残留上皮。继用消毒纱布吸干创面水分,作创面周围皮肤消毒,按创面深度、大小、部位等选用外治方药。清创时动作要轻快,特别是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必待其安静,病情稳定后方可施行,且方法力求简捷。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大面积重症伤员,一般应在冬眠下进行。必要时,清创术后可肌注破伤风抗毒素1500~3000国际单位,以防发生破伤风。

      3.创面处理

      I、Ⅱ度烧伤:宜解毒消肿,收敛止痛。可用矾冰液纱布湿敷创面,随干随淋湿纱布,每日更换纱布。或用紫草油纱布敷贴创面,外以无菌敷料包扎,每日换药1次。或用安医3号制痂酊,每2~4小时喷洒或外涂1次,待12—24小时结痂后改为每日3~4次,使创面在药痂下愈合。

      深Ⅱ度及Ⅲ度烧伤:治宜解毒消肿,祛腐脱痂。可用黄连解毒膏,外以油纱布包扎创面。根据创面有无感染,可隔3~5日或6—7日换药1次,如渗液较多则需每日或隔2—3日换药1次。或用水火烫伤膏敷贴创面,包扎固定,每1-2日换药1次。

      恢复期:治宜生肌收口,促进创面早日愈合。可用复方生肌膏,或生肌玉红膏外敷创面,1—2日换药1次。 

    2012-12-21 11:5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