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体直接接触高温物体或受到强的热辐射所发生的变化。由火焰、高温固体和强辐射热引起的损伤称之为烧伤。烧伤是由高温、化学物质或电引起的组织损伤。烧伤的程度由温度的高低、作用时间的长短而不同。局部的变化可分为四度。烧伤时可见血液中的乳酸量增加,动静脉血的pH值降低,随着组织毛细血管功能障碍的加重缺氧血症(anoxemia)也增重。临床经验证明,烧伤达全身表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时则可有生命危险。
一.迅速消除致伤源
灭火战斗中出现烧伤情况一般有:火焰烧伤;液体。气体。固体等高温烫伤;化学烧伤;电烧伤等。任何致伤从接触人体到造成损伤。均有一个过程。只是时间的长短不一而已。因此。现场抢救要争取时间。常用方法如下:
1.当衣物着火时应迅速脱去;或就地卧倒打滚压灭。或用各种物体扑盖灭火。最有效是用大量的水灭火。切忌站立喊叫或奔跑呼救。以防头面部及呼吸道吸入火焰损伤。
2.当气体。固体烫伤时。应迅速离开致伤环境。
3.当化学物质接触皮肤后(常见的有酸。碱。磷等)。其致伤作用与这些化学物质的浓度和作用时间成正比关系。故受伤后应首先将浸有化学物质的衣服迅速脱去。并用大量水冲洗。以达到稀释和清除创面上的化学物质。磷烧伤应迅速脱去染磷的衣服并用大量水冲洗创面。或将创面浸泡在水中隔绝空气并洗去磷粒。如无大量水冲洗。可以用多层湿布包扎创面。使磷与空气隔绝防止磷继续燃烧加重损伤。禁用含油质敷料包扎。以免增加磷的溶解和吸收。
4.当触电后应立即关闭电源。将伤员转移至通风处。松开衣服。检查发现呼吸停止时。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心脏停止跳动时。施行胸外按压。呼吸心脏均停止时。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压。并及时送附近医院进一步抢救。
二.现场简单医疗急救
1.若被热力烧伤后应立即用冷水或冰水湿敷或浸泡伤区。可以减轻烧伤创面深度并有明显止痛效果。在寒冷环境中进行冷疗时须注意伤病员保暖和防冻。
2.无论何种原因使烧伤合并其他损伤。如严重车祸。爆炸事故时烧伤同时合并有骨折。脑外伤。气胸或腹部脏器损伤。均应按外伤急救原则作相应的紧急处理。如用急救包填塞包扎开放性气胸。制止大出血。简单固定骨折等。再送附近医院处理。
3.伤员脱离事故现场后应注意对烧伤创面的保护。防止再次污染。另外创面一般不涂有颜色的药物(如红汞。紫药水等)。以免影响后续治疗中对烧伤创面深度的判断和清创。对浅度烧伤的水疱一般不予清除。大水疱仅作低位剪破引流。保留泡皮的完整性。起到保护创面的作用。
4.烧伤后伤病员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躁动。应给予适当的镇静。止痛。
5.烧伤病人在伤后2天内。由于毛细血管渗出的加剧。导致血容量不足。烧伤面积超过一半的病人。应立即输液治疗。因为休克很快就会发生。无条件输液治疗时应口服含盐饮料。不宜单纯喝大量白开水。以免发生水中毒。
6.如遇严重烧伤者应立即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请求增援。
2012-12-21 11: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