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肌肉萎缩的患者进行诊断?肌肉萎缩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该病对患者的危害是很大的。患者应该多多了解肌肉萎缩的诊断,对患者进一步了解病情是很有帮助的。那么如何对肌肉萎缩的患者进行诊断呢?下面就为您详细的介绍一下。
一、注意有无全身性疾病。如肿瘤、糖尿病、恶性病变等。这也是肌肉萎缩的诊断方法。
二、肌肉萎缩的伴发症。如骨关节的变形,皮肤症状,沿神经走行有无压痛及肿物等。注意有无感觉障碍,感觉障碍的分布、范围和性质如深、浅感觉障碍或复合感觉障碍,感觉分离等,萎缩肌肉有无自发性疼痛和压痛等。
三、首先需要注意有无病史:对于肌肉萎缩应注意年龄、发病部位、起病快慢、病程长短等,急性发病,还是慢性发病,是逐渐进展,还是迅速发展。既往史应注意有无伴发全身性疾病如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疾病,有无特殊的遗传性家族病史等,注意感染史和预防接种史等其他病史。
四、肌力和肌张力。肌肉萎缩多伴有肌力低下,所以应注意肌容积与肌力的比较,注意肌肉萎缩部位的肌力,肌张力。检查时应在温暖的环境和舒适的体位下进行。应让患者尽量放松。可通过触摸肌肉的硬度及被动伸屈患者的肢体时所感知的阻力来判断。
通过上述肌力下降可以判断患上肌肉萎缩吗的讲解,相信患者对肌肉萎缩的诊断有了了解,患者要积极的做好诊断,根据诊断结果来进行肌肉萎缩的治疗,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帮助是很大的。最后祝您早日康复。
2012-12-20 14:3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