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颅内高压导致阻塞性脑积水

      阻塞性脑积水又叫做非交通性脑积水,是指脑室系统即第四脑室出口以上任何部位发生阻塞所造成的脑积水,是脑积水中最常见的一种,其病因主要有先天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肿瘤。

      【病理】

      阻塞性脑积水其病理特点为脑室系统扩大。因病因不同,可以是全脑室系统的扩大,也可以是第三脑室以上各脑室扩大或仅两侧或单侧侧脑室扩大,其扩大程度也不一样,甚者可容纳1000~2000ml脑脊液。脑实质变薄,并可伴有继发性萎缩。白质脱髓鞘、胶质增生和神经细胞退行性变。第三脑室扩大明显时,其前方向下隆起,可压迫垂体及视神经交叉,亦可压迫蝶鞍导致其扩大,鞍背吸收变薄。脑积水晚期可发生颞叶疝或小脑扁桃体疝。

      【临床表现】

      阻塞性脑积水的主要症状和体征为颅内压增高所致。先天异常、胎儿期或出生过程中发生的颅内疾患大多在婴幼儿期即出现症状,有的至lO岁或成年才表现异常。患儿出生后头颅增大速度和周径都超过正常婴儿,囟门隆起扩大,颅缝分离,额颞部头皮静脉怒张,两侧眼球下旋,形成"落日征"。在成人,由于颅缝已闭合,此时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复视、视神经乳头水肿等颅内高压征象;有的以全身惊厥性发作为首发症状,有的表现类似后颅凹肿瘤。

      头颅平片可见颅腔增大、颅骨变薄、颅缝分离、蝶鞍加深、鞍背吸收。脑室造影可见脑室系统全部或部分显著扩大,脑实质变薄,并可明确脑室系统内有无梗阻及占位病变。

    2012-12-20 13:47:49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