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急性药物性肝炎患者有哪几类

      急性药物性肝炎患者有哪几类?专家表示:急药物性肝炎,我们所认为的就是药物引起的肝脏损伤,发病的原因也就是那些对肝脏不好的药物,其实急性的药物性肝炎还是有分类的。那么急性药物性肝炎患者有哪几类呢?下面由专家向大家详细讲解一下急性药物性肝炎的分型。

      急性药物性肝炎的分型介绍如下:

      1、肝细胞型

      ①肝炎型:临床表现类似一般病毒性肝炎,黄疸出现前1~2天有乏力、胃纳减退、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尿色深等前驱症状。但病程中无发热,肝脏肿大,胆有压痛。严重病例可呈肝衰竭表现,可并发肝昏迷而死亡。生化检查:ALT、AST明显增高,BSP滞留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②脂肪肝型:临床表现特点为脂肪肝、氮质血症和胰腺炎。病人有感染的背景,一般连续用药3~5天以上,出现恶心、呕吐、厌食、上腹痛、尿色深、肝肿大、黄疸、肾功能减退,有少尿、血尿素氮增高及代谢性酸中毒。生化检查:转氨酶明显增高,血清胆红素一般低于17。1μmol/L,亦可高达51。3μmol/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偶有血糖过低,主要由于大剂量静滴四环素引起,静注门冬酰胺酶时亦可引起。本病预后差,如不及时停药,病死率很高。

      2、肝内胆淤型

      (1)单纯胆淤型:临床表现为起病隐袭,常无前驱症状,发病时无发热、皮痛或嗜酸粒细胞增多。黄疸轻,于停药后很快消失。生化检查:可见AST增高,黄疸出现前已有BSP滞留,碱性磷酸酶和胆固醇大多正常。

      (2)胆淤伴炎症:可有发热、畏寒、恶心、腹胀、乏力、皮疹,随后出现黄疸,皮肤瘙痒,大便色浅,肝大并压痛,嗜酸细胞增加。生化检查:胆红素、转氨酶、胆固醇及碱性磷酸酶均中高度升高。

      (3)混合型:有不少药物所致肝损害不易明确归类,表现为肝炎型,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轻度胆淤。同时伴有肝外器官损害,如皮疹、淋巴结病变、骨髓和血象改变、心肌炎、间质性肾炎、关节炎等。一般认为,此型肝损害由免疫机理所致。

      上述是急性药物性肝炎的分型相关内容,希望会帮助到广大患者朋友们。温馨提示:我们从上述的内容可见对于急性药物性肝炎的认识,还是应该深刻,这样才能更加准确的进行治疗。

    2012-12-19 15:54:00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