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早期症状表现不明显,病人很容易疏忽对其采取诊断检查和治疗,当出现明显症状时大多已是中晚期,此时的病症非常难以治愈,早期症状有便血现象,如果存在长期的便血,大便习惯改变,请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
专家介绍,临床检查直肠癌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直肠肛门指捡:肛指检查简单易行,直肠指检目前仍是直肠癌手术前一系列检查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检查方法。
二、实验室检查
1、大便隐血试验:此方法简便易行,是大肠癌普查初筛方法和结肠疾病的常规检查。有条件者还可应用免疫学方法以提高正确率。
2、血红蛋白检查:凡原因不明的贫血,血红蛋白低于100g/L者应建议作钡剂灌肠检查或纤维结肠镜检查。
3、血清癌胚抗原(CEA)检查:CEA检查不具有特异性的诊断价值,因此不适合作为普查或早期诊断,但对估计预后、监察疗效和复发方 面具有一定帮助。
三、内镜检查:凡有便血或大便习惯改变、经直肠指检无异常发现者,应常规进行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内镜检查能在直视下观察病灶情况,并能取活检作病理学诊断。合肥凤凰肿瘤医院专家介绍说,纤维结肠镜检查就目前而言是对大肠内病变诊断最有效、最安全、最可靠的检查方法,绝大部分早期大肠癌可由内镜检查发现。
四、双重对比造影:传统的钡剂灌肠X线检查对早期癌和大肠腺瘤显示常有困难,而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技术已大大提高了早期大肠癌和小腺瘤的发现率和诊断准确卒,目前已成为放射科常规检查。
五、CT诊断:CT不能作为早期诊断的方法,但CT对结肠癌的分期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估计不能直接手术,而在应用外放射或局部腔内放疗后有可能被手术切除的病人更有价值。CT对晚期直肠癌和复发性直肠癌的手术估计有较大意义,可以直接观察到肿瘤侵犯骨盆肌肉(提肛肌、闭孔内肌、尾骨肌、梨状肌、臀肌)膀胱和前列腺。
六、超声显象检查:直肠内超声显象检查是以探测直肠癌外侵和肿瘤对直肠壁的浸润程度为目的的一种新的诊断方法,于1983年起开始应用于临床。直肠内超声显象检查能正确地诊断出肿瘤所侵犯的部位及大小。
七、磁共振检查:有研究者称对直肠癌的外侵,磁共振检查(MRI)较CT更有意义。但目前磁共振还有不少技术问题需要完善,对磁共振所提供的图象认识也需进一步深化,同时与腔内超声显象相比,磁共振检查费用昂贵也是其广泛应用的障碍。
2012-12-19 11:3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