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怎么判断青少年心理幼稚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一环紧扣一环,逐级上升发展。在不同年龄期必定具备相应的心理特点、心理学习任务、心理需要和自我心理保健等功能,并且身心相关彼此关联。如果一个孩子的心理特点明显落后于生理和实际年龄、意味着孩子的心理发育和成熟受到阻滞或推迟,即所谓心理发育不足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幼稚或儿童青少年心理幼稚症。专家介绍在实际生活中识别和正确判断一位儿童青少年是否属于心理幼稚症的依据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

      (1)不存在精神障碍(没有失常、心理行为明显异常),排除患有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尤其外表粗看如同常人。

      (2)患者本人心理行为幼稚、身心脱节,外表发育良好,心理特征和行为呈现幼龄化,心理发育不良。

      (3)思维单纯、幼稚、天真、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考虑问题,言行谈吐呈现幼稚不成熟。

      (4)智力无障碍,通常IQ在90-110左右。不少孩子呈中上或超优水平。他们在校功课学习思维能力并无影响,重点学校的高才生并不否定心理幼稚症的存在。

      (5)缺乏自我意识和离乳期心理,无远大理想追求。对前途从未考虑,亦无深刻思维认识。

      (6)心理动力低下和自我意识薄弱是造成患者学习障碍的重要心理原因,厌学、恐学、拒学、逃学、学习成绩逐渐全面下降。一般说服教育、批评辅导收效甚微。他们并非不能,而是不为。

      (7)社会适应能力低下,人际关系不良,缺乏辨别是非良莠能力,心理免疫能力很差,盲目跟从不良伙伴,不良行为和无知型、玩耍型,犯罪机率很高。

      (8)兴趣爱好幼童化、幼稚化、中小学生贪玩好动,迷恋动画片和电子游戏机。

      (9)心理认识需求水平低下,心理模式被动,依赖,对父母和家庭高度依赖,贪图安逸享受。独立生活能力很差,平时不动脑筋,长大后生活平庸,谈不上有独立的自我人生追求和远大奋斗目标的自觉社会行为。

    2012-12-18 15: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