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儿童饮食习惯与龋病的预防

      1.孕妇营养影响胎儿牙齿发育

      怀孕妇女营养不良,不仅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同时也会引起胎儿牙釉质不全和钙化不良。这种牙齿日后最容易被酸腐蚀发生龋病。要知道,乳牙和恒牙牙胚的形成都是从胎儿时期开始的(第三磨牙除外),所以怀孕妇女还应适当补充各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和钙、铁、磷等微量元素,应多进食肉类、鸡蛋、豆制品、牛奶、蔬菜、水果等。

      2.哺乳期婴幼儿的喂养

      母乳中含有婴幼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物质,且易消化、吸收,所以婴幼儿以喂养母乳为宜。如以牛奶喂养,最好不要加糖,更不要养成含着奶瓶入睡的习惯,以免牙齿萌出不久便开始龋坏,称为“奶瓶龋”。如已养成喂甜奶的习惯,应逐步予以纠正,或在喂甜奶后再喂一定量的白开水。满1岁后,最好不再使用奶瓶,为了满足幼儿的营养需要,除奶以外,出生4个月以后开始增加菜粥、蛋黄等,这些食物中都不应加糖。

      3.学龄前儿童的饮食控制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恒牙的生长发育阶段,应减少食物中糖含量及减少餐间吃零食的次数,这是预防龋病的重要措施。在临床中发现,有些2-3岁的儿童还在用奶瓶吃奶或喂糖水,家长经常给一些糖果、糕点之类的食品,让儿童随意食用,是乳牙患龋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6岁儿童乳牙患龋率达到高峰,要重视改善儿童的饮食习惯,因为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差,这就要求家长首先了解食物营养的有关知识,注意随时指导及纠正儿童的不良习惯,养成早晚漱口清洁牙齿、重视口腔卫生的习惯,达到防龋目的。

      总之,龋病是多因素疾病,饮食习惯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让儿童掌握正确刷牙方法不仅可使牙齿美观,更重要的是达到预防龋病的目的。大力开展窝沟封闭技术是很好的防龋措施。定期检查,2-5岁最好3个月1次,6-12岁半年查1次,12岁以上1年1次就可以了。定期检查不仅可以早期发现龋病,早治疗,同时还可接受医师的指导以防治龋病,保持一口洁白健康的牙齿,终生受益。

    2012-12-18 10:5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