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在中国,可谓是博大精深。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一种慢性疾病,病人常因关节疼痛、活动减少、常年服药等因素,影响食欲与消化功能。而我们也知道食物,又是日常生活所需的营养、能量的主要来源。如果病人饮食营养、能量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不仅所服药物起不到治疗作用,而且病情还会进一步恶化。所以,可见饮食调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饮食标准:
首先,加重自己病情的食物,应该避免服用,其他食物都可以吃,要吃得丰富多彩,才能保证营养全面、合理。当然,不要过多吃肥腻食物、大量海产品及过酸、过咸的食品。
其次,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不宜服用于病情不利的食物,像刺激性强的食品,如辣椒等,尤其是那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病人,及阴虚火旺型病人最好忌用。糖类及脂肪也要少用,这是因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常选用糖皮质激素,导致糖代谢障碍,血糖增高,而脂类食物多粘腻,可使血脂胆固醇升高,造成心脏、大脑的血管硬化,并且对脾胃功能也有一定损害。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食盐用量也应比正常人少,因为盐摄入过多会造成钠盐潴留。另外,茶叶、咖啡、柑橘、奶制品,也是可能会使类风湿病人的病情加重。
在次,饮食上应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烹调方式应以清淡爽口为原则,少吃辛辣、油腻及冰冷的食物;多吃开胃的食物如大枣、薏仁等。尤其薏仁具有去湿祛风的作用。煮成薏仁粥或和绿豆一起煮都是很好的选择;尽可能的减少脂肪的摄取。热量来源要以醣类和蛋白质为主。若是体重超过标准。要逐渐减轻体重。
分型饮食:
1、肝肾两虚型:这型患者可表现为关节疼痛畸形,肌肉萎缩,筋腱拘挛,畏寒,消瘦,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而血沉多不增速,或接近正常。此型患者,可以多食一些补益的食品,如甲鱼肉、鸡肉、鸭肉、鹅肉、猪肉、牛肉、羊骨髓、胡桃、桂圆、芝麻等。
2、风热型和湿热型:风热型主要症状为,关节游走性疼痛,发热,咽痛,便秘,小便搜赤,苔厚,舌红,脉数或弦数,血沉也明显增快;而湿热型的病人可出现低热、胸闷、纳差、关节肿痛有积液、舌质红、苔白腻、脉滑数、血沉增快等表现。出现这些症状的病人,应该多选用寒凉的饮食,如米仁粥、绿豆、生梨、豆卷、菊花菜、芦根等,可以协助清除内热;而不应食用温热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姜、桂皮、酒等,因为吃这些会伤阴助火,加重症状。
3、寒湿型: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或有积液,纳差,大便搪薄,小便清长,畏寒,舌淡苔白腻,脉濡,血沉也增快。此型的患者,应选用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猪、牛、羊骨头煮汤,及姜、桂皮、木瓜、药酒等。
有些病人认为生病就一定是身体素质的关系,所以尽可能地多吃自己认为有营养的食品。也有些病人听说本病同身体里的反应有关,从而担心食物过敏,会引起发病或加速病情发展,夏天不敢吃冷饮,平时不敢吃鱼、虾、鸡蛋、豆腐、海产品,以至食谱单调,营养不全面。显然,这样做是对疾病的好转、康复都是不利的。
2012-12-18 10: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