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静脉畸形(AVM)是引起相关患者出血卒中的重要因素,是造成死亡和病残的主要原因之一。Onyx栓塞治疗脑颅内动静脉畸形病灶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1]。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自2007年5月~2010年5月应用Onyx栓塞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3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术后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确诊为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患者32例,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7~50岁,平均35.5岁。32例**症状颅内出血4例,脑室内出血6 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4例,以全身发作为主癫痫4例,顽固性头痛4例。
1.2 治疗方法:本组所有患者采用Onyx栓塞治疗,全身麻醉,Seldinger技术穿刺右股动脉,置入6 F导管鞘,先行全脑血管造影,了解畸形血管团的位置、大小、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的情况。根据畸形团的供血动脉,将6 F导引导管置入颈内动脉或椎动脉内,其管头平第2颈椎水平,路图下将微导管选择性插入并造影[2]。证实为畸形血管团的主要供血动脉内,且无正常穿支血管存在,微导管远端已进入畸形团内行Onyx栓塞直至满意。
2 结果
32例患者中**28例,死亡4例,有效率为87.5%。栓塞术后出现肢体偏瘫2例,经解痉、促进微循环供血等治疗明显好转。其余病例无严重并发症,术后3 d左右出院。
3 术后护理
3.1 病情观察: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在手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后均应密切观察病情,如生命体征、意识和瞳孔变化,有无剧烈头痛、烦躁不安及双侧肢体活动异常情况,尤其是血压的观察与控制尤为重要[3]。
3.2 常规护理:保持病室安静,尽量减少探视,给患者提供安静的环境,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以降低脑代谢,减少需氧量。出血的患者应一定卧床休息4~6周,头部抬高15°~3O°。再出血多发生在第1次出血后7 d内,因此患者应一定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用力咳嗽等诱因,防止破裂出血。给予患者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进食困难的患者应给予流质饮食。神志清醒者嘱其除穿刺侧肢体余侧肢体无须制动,昏迷患者予做好口腔、皮肤护理,定时翻身拍背按摩,促进部位血液循环,防止压疮发生[4]。
3.3 预防并发症:坐位可大大降低心脏的前负荷,导致心排血量的降低和脑血流量减少相伴随的低血压。胸腰部用来固定的棉垫,在不影响呼吸情况下还可以减少内脏血液滞留,增加回心的血流量,通过这些办法能有效预防体位性的低血压。
3.4 心理护理: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及需求,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减轻他们对疾病的担忧。
2012-12-17 16: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