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高发人群定期做结肠癌筛查是有效预防结肠癌的措施,但是目前对其筛查的方案有很多种,而且各有各的优点与缺点,究竟哪一种筛查方案更有效,更能保证筛查的正确率呢?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几种筛查方案及其特点在来下决定吧。
我们对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虽然我国结直肠肿瘤分布以直肠及乙状结肠为主,分别占38.2%及25.3%,但升结肠及横结肠的肿瘤所占比例仍较高,占14.8%及14.6%。因而行乙状结肠检查时,只能检查出全部结直肠约70%的病变,与文献报道的60%~70%相近[5]。在乙状结肠镜检查阳性后行全结肠镜检查,可以避免近端病变的遗漏。但在结直肠肿瘤中有19.6%患者仅存在近端结肠病变,因而使用乙状结肠镜进行筛查时,漏诊率可达近20%。
在新发的结直肠肿瘤中,息肉与肠癌之比为3.3:1。统计表明,结直肠癌患者中只有50%~60%的FOBT阳性,而息肉患者中FOBT阳性率仅为30%,假阳性率为55%~65%[6-8]。因此FOBT对结直肠肿瘤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低,单次FOBT对结直肠肿瘤的敏感性仅为30%,而每年重复的检查可使敏感性增至92%,特异性为90%~99%[9-11]。虽然FOBT是目前唯一经循证医学证实的能够减少结直肠癌病死率的筛查手段[12,13],但单以FOBT检测结直肠癌其应用价值有一定限度,除了增加检查频率外,还应结合其他检查方法。
CT仿真内镜是最近10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新的美国胃肠病协会指南已将其取代气钡双重照影。CT仿真内镜对结直肠肿瘤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与肿瘤直径相关,对>9mm息肉的敏感性为85%、特异性为97%,而对<6mm,敏感性仅为48%、特异性为92%[14]。在新发结直肠肿瘤中,以息肉检出为主。3410例息肉患者共发现息肉5458枚,而80%息肉直径<5mm。因此CT仿真内镜只能应用于不愿行结肠镜检查者,如将其取代结肠镜检查,势必导致结直肠息肉检出率下降,从而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生率[15]。
虽然结肠镜检查并发症及费用较高,但与其他筛查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首先,结肠镜检查对结直肠肿瘤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其他筛查方法高。通过对全结肠粘膜的直接观察,以及放结直肠镜及染色肠镜等的应用及取检,大大增加了微小病变的检出率。其次,结肠镜检查的同时能够进行息肉的切除,而起到治疗作用。息肉的切除能够阻断腺瘤向腺癌的转变,使结直肠癌发病率减少66%~90%[16,17]。再次,无痛肠镜的应用,能够减少肠镜检查的痛苦,进一步提高检查的依从性及成功率。在结肠镜检查纳入医疗保险后,减少了检查的费用,使得结肠镜检查的数量显著增加,在一些筛查中结肠镜的使用已超过乙状结肠镜,占到38%~40%[18,19]。而结肠镜检查的保护作用长达10年,降低了筛查的频率,提高效价比。
我国目前仍没有合适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案,结肠镜检查作为结直癌筛查的主要方法之一,较其他筛查措施具有显著优势。将其联合FOBT应用于我国结直肠癌的筛查,将有助于降低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以上内容就为您讲解完了,这几种筛查方案都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方法,您要做筛查时可以根据医生的合理化建议进行。
2012-12-17 16: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