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动静脉畸形如何诊断和治疗

      动静脉畸形是一种高流速血管畸形,主要由扩张的动脉和静脉直接吻合而成。临床表现以病变区可闻杂音,有动脉搏动及皮温增高为特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 (CTA)是治疗前必要的辅助检查,可显示畸形血管团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病变的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动静脉畸形可分为静止期、扩张期和失代偿期。静止期一般以介入栓塞治疗为主;扩张期可考虑手术治疗,介入栓塞后手术治疗和单纯的介入治疗;失代偿期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前可辅助介入栓 塞治疗,控制出血,简化手术。对于外观有明显畸形的患者,在安全的前提下,同样可作适当的系统整形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鉴于动静脉畸形的病理基础和丰富的侧支循环,传统的结扎主要供应血管(如颈外动脉)的 方法难以奏效,且术后易于复发,并有加重后续治疗难度的可能性,应坚决反对继续使用。结扎供养动脉将会降低血管畸形区域的血流阻力,其结果是使周围微瘘中的血液返流至大瘘中,反而增加畸形体积,加重病变。结扎同侧 颈外动脉,由于结扎侧动脉压力突然下降,血流动力学促使其与对侧颈外动脉,甚至颈内动脉、椎动脉之间吻合支扩张开放,形成广泛的侧支循环,继而增加病变区域的血供,使其治疗更加困难,甚至陷入束手无策的窘境。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一些医生不了解动静脉畸形发生和发展的病理过程,盲目采用经动脉导管注射铂金微弹簧圈栓塞治疗软组织(如唇、颊、舌、口底)动静脉畸形,这是十分错误和不允许 的。经动脉导管注射弹簧圈栓塞供应血管,其作用如同供应血管结扎,非但起不到治疗效果,反而会改变动静脉畸形的血流方向和压力,使病变周围的血管压力增高,促使原先呈闭合状态的许多微篓(microfistula)开放,病变和 症状加重,治疗难度大大增加。因此,应坚决反对采用经动脉导管注射微弹簧圈栓塞治疗软组织动静脉畸形。

    2012-12-17 14: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