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失常的夏季养护,夏天时常让我们联想到酷热、暴晒,气候对疾病也有影响,特别是心率失常的患者,对于心悸、胸部扑动、头晕目眩、突发气急、阵发性虚弱、晕厥或突然意识丧失这些可能要出现的症状要警惕。
第一、要睡眠好
高质量的睡眠可以预防疾病的发作。俯卧是最不宜采取的睡姿,因为俯卧会压迫心脏和肺部,影响呼吸。心律失常患者以及心脏病患者,应采取右侧卧的睡姿,保持身体自然屈曲,因为这种姿势有利于血液的回流,以减轻心脏的负担。如果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可采取半卧位或30度角坡度卧位,从而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睡前不宜观看兴奋、激动的比赛或节目,不喝茶和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第二,避免做剧烈运动
因为剧烈运动时,心脏的负担大大加重,致使心脏不能承受突然的刺激,而加重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甚至会引起脑血管病变或突然死亡。心律失常患者应坚持动静结合原则。适合心律失常病人做的运动有:散步、慢跑、太极拳、保健操等。运动中应感觉良好,不伴有头晕、胸闷、胸痛、气慌、气短和咳嗽、疲劳等现象,若有上述不适出现,则应立即停止运动。
由于夏天出汗多,血液相对黏稠,这都会加重心律失常患者的心脏缺血缺氧反应,导致心律失常的高发。此外,炎热的天气容易让人急躁,烦躁不安、情绪激动,如果控制不好情绪,极易诱发心律失常,再加上夏季昼长夜短,夜间的睡眠时间减少,睡眠质量会大打折扣,也是心律失常容易复发的诱因之一。
第三,饮食要清淡
可以多喝一些汤粥,如荷叶粥、菊花粥等,既能补充水分,又能解暑消夏。
做好自我监测。在心律失常不易被抓到时,病人自己最能发现问题。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状,若能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可减少甚至避免再发心律失常。房颤的病人往往有先兆征象或称前驱症状,如心悸感,摸脉有“缺脉”增多,此时及早休息并口服安定片可防患于未然。有些病人对自己的心律失常治疗摸索出一套自行控制的方法,当发生时用以往的经验能控制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发作后立即用刺激咽喉致恶心呕吐,或深呼吸动作,或压迫眼球可达到刺激迷走神经,减慢心率的目的,也能马上转复。
心率失常的夏季养护,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温馨提示,虽然已经立秋,但是夏天的余热还没有完全散去,患者还是要做好防护。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
2012-12-17 14: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