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印度官方公布的数据,印度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已有240万。目前,印度全国的艾滋病患者人数超过12万,其中南部和东北部地区艾滋病扩散最为严重。从传播途径来看,85%的患者是通过性接触传播,其他是通过母婴、血液及共用针头注射吸毒传播。
性交易泛滥无疑是印度艾滋病扩散的罪魁祸首,存在性交易的场所成为印度艾滋病病毒的“集散地”。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的性交易从业者人数超过200万,孟买50%以上的卖淫女性都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她们处于社会最底层,既是艾滋病病毒传播者,也是受害者。由于缺少法律约束和有效管制,性交易使艾滋病像毒瘤一样侵蚀着印度社会。
印度已于上世纪90年代初设立了全国艾滋病防控组织,该组织一方面推动出台了禁止有偿献血的法律,以保障血液安全,另一方面将“艾滋病高危人群”,如性交易从业者、同性恋者以及城市流动人口作为宣传和防治的主要对象。与此同时,印度政府还制定了艾滋病预防战略计划,在机构设置、技术支持上对印度艾滋病防治进行规划,并在印度各邦和中央直辖区成立了专门的防治团体。
一些非政府组织对印度艾滋病防控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它们在印度的城市和村镇从事普及艾滋病知识、照顾艾滋病孤儿等工作。比如被西孟加拉邦政府认可的“杜尔巴行动”,由于负责该行动的非政府组织积极推动,在加尔各答市存在性交易的场所,安全套的使用率达到90%,该市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是孟买的五分之一。此外,世界银行、美国国际开发署、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等每年都向印度提供资金用于艾滋病防治。
虽然上述措施对防止艾滋病在印度更大范围地传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印度社会民生问题复杂,印度离有效控制艾滋病还相去甚远。印度地方政府的某些决策还使中央政府无法用更有力的手段宣传、防治艾滋病。例如,虽然印度中央政府根据联合国的意见,建议在中学普及性教育,但大多数邦最终决定禁止这类课程。
卫生条件落后和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也是印度艾滋病防治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遭社会摒弃的现象在印度一些地区普遍存在。据印度媒体报道,由于怕被歧视而隐瞒病情或是无力求医,至少有25%的印度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未得到医治。
2012-12-14 10: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