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饮食不断的多样化,可是胆囊结石病例也随之不断攀升,因为胆囊结石的形成常和我们的日常饮食有着密切联系。胆囊结石患者之所以患病是因为体内胆固醇在胆汁中的浓度过大,造成析出,长期沉淀形成结石。因为肉类是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更易造成胆固醇的沉积。可有谁知道长期吃素会使我们营养不良,更加容易患上胆囊结石。
武汉京都医院的专家介绍,其实人体内形成结石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体内的营养的失衡,偏食或者嗜好某一种食物,都会造成某种营养过剩或营养缺乏。比如长期吃素,长期吃素也会带来很多的弊端,最主要的是会导致营养不良。若长期吃素不吃荤,食物中的脂类摄入不足,会使人体对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减少,导致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人体对植物蛋白利用率低,对动物蛋白利用率高,脂肪类食物可刺激人体产生胆囊收缩素,若长期不吃荤食,血液中胆囊收缩素的水平较低,胆囊不能及时收缩,致使胆汁长期淤积,长期的胆汁淤积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引发结石的形成。所以,不管是结石还是其它疾病的预防,都需要的是一个饮食营养的平衡,一旦造成失衡就会引发疾病。程老先生就是一位以崇尚素食主义者的饮食者,在他的观念里,常年吃素应该与结石没有什么关系。但从营养学角度来讲,多素食是不合理的健康营养方式。
六旬老人长期吃素患结石
程老先生曾是位很开朗的老人,每次见到他,总是一副笑呵呵的样子。乍一看上去,并不像是一位刚刚做过保胆取石手术的胆囊结石患者,他的这种开朗感染着他同病房的病友。
程老先生年过六旬,几十年前在一次体检时发现患上胆囊结石,但由于当时医疗有限,只采取了抗炎处理,在这种情况下,胆囊结石在程老先生的胆囊内安静了几十年。两年前,程老先生却没有什么症兆地反复出现右上腹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到附近诊所输液治疗后有所好转,但症状一直反复发作。“疼起来时,就在地板上给他一床被子,在那里打滚。”程老夫人在一旁说。每次都要十来分钟痛感才缓缓停止下来。
反复的疼痛给程老先生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年前,程老先生到当地医院就诊,被诊断来胆管炎,医院给予对症治疗。两个月前,之前的症状再次复发,再次到另一家医院检查,该院B超显示:胆总管结石并扩张、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肝囊肿。再次给以抗炎等对症治疗。
抗炎只能说缓解当时的痛感,却对治疗结石没有形成任何疗效。结石没有取出疼痛感也可能随之再次发作。近日,程老先生右上腹部再次出现绞痛,这次的绞痛持续了20分钟后才自行缓解。看来,只有把结石取出来才能彻底解决这种痛苦。
2012-12-13 19: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