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
  • 最常见的脑萎缩诊断方法有什么

      很多患者在出现了脑萎缩的症状的时候,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脑萎缩的病因复杂,起病缓慢,不易被发觉,及早的发现疾病、积极适当的控制病情对脑萎缩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那么要想及早发现的疾病,知道脑萎缩具体有哪些诊断方法呢?

      临床脑萎缩诊断:

      大脑萎缩患者除询问病史及观察症状外,可发现其各种神经发生反射均不同程度的迟钝或减低。浅反射如胸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肛门反射表现迟钝、深反射如二三头肌反射、尺骨膜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也可降低,偶可有病理反射出现。

      小脑萎缩患者,通过临床检查可发现不能并脚站立、行动缓慢、下肢颤抖、不能沿直线行走、呈醉态步履,步态蹒跚、步幅宽大、病理反射有伯氏征(+)、指鼻试验(+)、跟膝试验(+)、划圈试验

      影像检查诊断:

      通过CT及MR(核磁共振)等影像学脑萎缩诊断可发现脑组织体积减少、脑室扩大。

      如果大脑萎缩可见脑皮质与颅骨板间隙增大,大脑沟增宽增深、脑回变平缩小,侧脑室及第三脑室扩大,侧脑室前后角周围密度减低。

      小脑萎缩时可显示小脑纹理粗重,体积缩小影像呈现分枝树叶状,小脑周围腔隙低密度已增大,第四脑室扩大。脑萎缩诊断是我们及时的发现病情,及时的治疗的关键,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专家的解析。

      脑血管造形可见脑动脉血管曲屈变细。

      脑血流面也可以发现血流减慢,血管阻力增加等现象。

    2012-12-12 14:33:23

三分钟回复

快速问诊

特邀专家

图文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