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的表现和胰腺的病理改变之间并不一定等同,即临床上为重症胰腺炎,病理上不一定有胰腺广泛的出血坏死,典型的如猝死型急性胰腺炎,此时因病程短,胰腺的病变往往较轻;但是,在相反方面,有严重的胰腺坏死者,临床过程必然严重。
1 减轻患者焦虑、恐惧情绪,做好心理支持
1.1与患者建立互相信赖的护患关系,做好患者和家属的解释和安慰工作,稳定患者情绪,允许家属陪护以给予亲情支持。
1.2收集患者的相关信息,观察患者的情绪反应,了解患者对急性胰腺炎的恐惧程度,给予患者同情、理解和关心,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
1.3向患者和家属讲解有关急性胰腺炎的理论知识、手术和药物治疗大致过程,使其了解急性胰腺炎的预后,稳定患者情绪,勇敢面对现实,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2 减轻疼痛的护理
2.1耐心倾听患者对疼痛的主诉,评估患者的疼痛状况(部位、性质、规律)、引起和缓解疼痛的因素、伴随症状、心理状态,寻求减轻疼痛的对应措施。
2.3协助患者变换卧位,可弯曲膝盖靠近胸部,以缓解疼痛,放松腹部肌肉,减轻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疼痛较轻时,尽量多与患者交流和沟通,解释疼痛原因,如有可能,告知疼痛维持的大概时间,转移其对疼痛的注意力。
2.4必要时遵医嘱合理、反复使用盐酸哌替啶等止痛剂、抗胰酶药物。
3 密切观察病情,防治休克
3.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皮肤黏膜温度和色泽。
3.2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和水、电解质失衡状况,留置导尿时,应每小时记录尿量。
3.3早期要迅速补充液体和电解质,根据脱水程度、心功能、年龄调节输液速度。如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少尿或无尿等情况,立即报告医生,备好抢救物品,建立两条静脉通道。
4 引流管的护理
4.1因各种引流管较多,应贴上标签,以便区分每根导管的名称、位置和作用。
4.2正确连接相应引流装置,防止引流管滑脱,对昏迷病人尤应注意。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和堵塞,保持引流通畅。
4.3分别记录各种导管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4.4必要时进行腹腔灌洗 通过在腹腔和盆腔内置管、灌洗和引流,可将含有大量胰酶和多种有害物质的腹腔渗出液稀释并排出体外。
5 控制感染,降低体温
5.1观察体温和血白细胞变化,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并评估效果。
5.2大剂量应用抗生素时,容易并发真菌感染,可行血、尿、粪便、引流液等的真菌培养,以明确诊断,及时调整用药。
5.3协助和鼓励病人多翻身、深呼吸、有效咳嗽和排痰,预防肺部感染。
5.4加强口腔护理和尿道口护理,预防发生口腔和尿道口感染。
5.5体温高于38.5℃,给予补充适量液体、物理降温等措施,必要时给予药物降温;病人出汗多时及时擦干汗液,更衣保暖。
6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6.1急性肾功能衰竭 详细记录每小时尿量、尿比重及24小时出入水量。遵医嘱静脉滴注碳酸氢钠,应用利尿剂。
6.2术后出血 按医嘱给予止血药物,定时监测血压、脉搏,观察并记录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的颜色及量。及时清理血迹和倾倒胃肠引流液,避免不良刺激;做好急诊手术止血的准备。
6.3胰腺或腹腔脓肿 急性胰腺炎病人术后2周出现发热、腹部肿块,应检查并确定有无胰腺脓肿或腹腔脓肿发生。
6.4胰瘘 可从腹壁渗出或引流管引流出无色透明的腹腔液,合并感染时引流液可呈脓性。应保持负压引流流畅,保持瘘口周围皮肤干燥,涂以氧化锌软膏,保护创口周围皮肤,防止胰液对皮肤的浸润和腐蚀。
6.5肠瘘 腹部出现明显的腹膜刺激征,有含粪便的内容物流出,即可明确诊断。应注意保持局部引流通畅,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支持。
以上内容就是应如何护理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12-12-12 11:28:41